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零到世界第二

2008-11-10 7: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988年10月,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长18.5公里的沪(上海)嘉(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7年年底,我国已有高速公路5.39万公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再到实现通车里程居世界第二位的历史性突破,仅用十多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从零到5.39万公里 
    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零的突破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逐年加快。1999年10月,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年末,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年末,1.9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已有高速公路5.3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要求尽快改善相对滞后的公路交通,但要不要修高速公路却引起较大争议。当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先后发表《高速公路与现代化》、《世界的高速公路》等文章,普及了高速公路知识,也反映了社会对高速公路的呼唤。 
    1989年,在沈阳召开的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解决了我国要不要发展高速公路的问题。时任国务委员邹家华说:“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这样的结论是明确的。这已经不是理论问题。”会议提出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公路建设基本方针,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筹资政策,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的基本原则。 
    1993年,国道主干线系统“五纵七横”12条路线(含支线)的规划布局方案被国务院认可,确定发展专供汽车行驶的高等级公路,即高速公路,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 
    此后,随着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的进一步推进实施,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仅用十多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据统计,1988年至1992年,我国高速公路年均新增通车里程130公里;1992年至1997年,高速公路年均新增通车里程超过820公里;1998年以后,高速公路年均新增通车里程在4500公里左右。 
    到2007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覆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贯通祖国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基本贯通,成为人流、物流的主动脉。  
多渠道投融资为发展增速 
    (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条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从上世纪70年代初作可行性研究,到1987年开工,再到1993年9月建成,用了20年的时间。 
    这条长142.69公里的高速公路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国际公开招标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第一次引入“菲迪克”(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条款实施工程监理的高速公路。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公路建设几乎没有“计划内”投资,建设资金主要靠挤占用于公路养护的养路费。1984年年底,国务院决定对所有新增车辆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提高养路费标准,贷款修建的公路可以收取通行费。随着交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资金从主要依靠交通规费发展到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有偿转让收费公路经营权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在国家几乎没有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1997年的投入水平是1200亿元,到1999年超过了2157亿元,2004年以来,每年都突破了4000亿元。 
    “菲迪克”模式的成功推行,使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一步到位,与国际惯例接轨。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处—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工地监理员,这一套机构的出现,在施工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我国收获了两条路,一条是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高速公路,一条则是公路建设施工管理方面的改革之路。 
经济腾飞的快车道 
    现在,从沈阳驱车至北京只需六个小时,从北京直达上海只需十几个小时。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更为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充分竞争提供了快车道。随着路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公路客货运输增长加快,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优势明显。 
    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公路营运汽车达849.2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64.73万辆、2428.81万客位。2007年,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205.07亿人,公路客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92.0%;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163.94亿吨,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72.3%。 
    从高速公路上流过的不仅仅是人流、物流,还是商业流、金融流、信息流、文化流。据测算,我国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三亿元。 
    高速公路改善了交通运输结构,一些专业化运输逐步从普通运输中分离出来,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来自各行各业,长距离、远辐射和快捷、舒适、方便的交通环境有力推动了沿线各种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工业园邻路而建。许多昔日“养在深闺”的农产品,如今正踏着“新丝绸之路”,走向其他省份,走出国门。沿线商业、旅游景点大大繁荣,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迅速增值。 
    同时,随着公路建设新理念的引入,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安全,涌现出一批重点示范工程。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的高速公路仍在快速建设中。到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8.2万公里,接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一的美国8.8万公里的规模,可以覆盖十多亿人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