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挑战香港中转角色

2008-11-10 14: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随着两岸“三通”成为现实,“三通”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也成为近期香港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分析人士认为,香港的航空、航运、旅游等优势产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但短期内香港仍将保有两岸三地金融中介的地位。 
  香港著名两岸问题评论员谭志强认为,两岸“三通”对香港的第一轮影响,是经香港往来台湾及内地的人流将大幅减少,预计经香港来往两岸的中转旅客人数在半年内将跌三成,未来这种打击会持续下去,影响将越来越大。
  谭志强还指出,现在不少台湾公司使用香港的金融服务,如台资企业赴港上市等,若将来台湾金融机构被允许直接在内地设立办事处,许多金融服务便不再依赖于香港,未来一段时间来自两岸的业务机会一定会减少。
  据报道,海基会与海协会将在明年上半年展开金融协商。市场预计,双方届时可望签署的议题包括: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和两岸银行互设子分行等。可以料想,两岸在商贸、投资及金融方面的合作在未来几年将逐步加强。
  谭志强警告称,当前香港最有竞争力的是物流、运输和金融服务,现在整体金融服务及物流运输业务正在滑落,而两岸中介服务的角色又在减少,未来香港将面临人流、物流及资金流三方面的流失。他指出,目前东莞和深圳不少台资工厂倒闭,两岸中介金融服务已受到很大打击。
  两岸经贸加快合作,香港作为中转站的角色面临挑战,那么,香港该何去何从?身为台湾宝来证券副董事长的黄齐元看法比较乐观,“内地和台湾实现三通,香港也不一定会靠边站,未来3至5年香港仍可充当两者的金融中介人。”黄齐元说,“内地直接投资台湾还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内地现在对台湾还不太了解,内地的QDII未必敢急着投资台湾;而另一方面,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很多内地人也不敢直接投资台湾。”
  另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的金融服务远较台湾优越,不少内地和台湾的企业都爱将香港作为金融资金调度中心,黄齐元认为,这个优势短期内很难被取代。此外,香港金融业善于处理企业并购,而这方面台湾并不擅长。黄齐元称,这也是香港的优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