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面临“三把刀”川企紧急练“内功”

2008-11-10 11: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黄小祥副省长主持召开的外贸形势分析会上,攀钢、宏华集团等代表企业及相关经济学者纷纷为近来紧张的外贸局势发表意见。攀钢国贸部长曾灿用“风云突变”来形容8月前后的市场状况。“出口价格低于成本价”、“收汇相当困难”、“欧元结算损失惨重”……参会的省内大型外贸企业均表示,价格风险、经营风险、汇率风险犹如三把利刃逼向四川的外贸企业,唯有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走出隆冬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价格风险需求转移成本上升 
  “一夜之间觉得钢铁的需求消失了。”攀钢国贸部长曾灿说,国际上很多大型钢铁企业采取了限产保价的措施,谨慎接单。受到国际价格“倒逼”,热轧板、钢坯等产品价格两个月内下跌超过一半。峨铁进出口公司经理甘友平表示,10月开始,公司已经停止了大宗采购,并关停一半产能,集中精力主攻销售。 
  但在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却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乐山一家制药企业反映,成本价已高于市场销售价50%。艾民儿董事长刘琼英表示,50%的成本来自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财务成本上涨等压力。“不是我们没订单,只是成本太高,与客户报价靠不拢。”不少纺织服装、鞋类企业反映,他们手上的订单纷纷被转到孟加拉、柬埔寨和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关键词:汇率风险外币贬值加大损失 
  汇率风险,则是企业另一头疼的问题。欧元的贬值直接给外贸企业带来了20%的损失;南非、澳大利亚当地币贬值均超过30%以上。对于外贸企业来说,面临着多重压力,如果采用美元结算,就必须承受波动幅度大的风险,如果采取强势坚挺的币种,对方会要求企业降价处理。“美元结算,波动幅度大;用强势币种,对方直接将价格砍掉30%。”曾灿说,用哪种货币结算也是痛苦的选择。 
  关键词:经营风险收汇困难贷款艰难 
  曾灿表示,企业经营风险急剧上升,现在许多企业的钢铁挤压在港口,客户当场谈价。“哪怕是货已装船,客户还会找一些瑕疵,要求降价。”由于钢铁需求下降,铁矿石生产企业接不到订单。瑞鸽服装公司的董事长胡英也表示,目前对于部分国外客户,收汇相当困难。此外,企业普遍反映,当下贷款很艰难。一方面,金融机构为资金安全尽量压缩信贷规模和回笼资金,对出口型企业特别是纯外贸型企业压缩信贷规模,抬高融资门槛。乐山进出口商会会长胡英举例,往年按1-2亿元的销售规模,她能贷4000万元,今年只贷到500万元。 
  关键词:应对川企纷纷苦练内功 
  危机中,也处处藏着机遇,应对危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产量。如攀钢生产的钢轨,由于技术门槛高,在国际钢铁大降价的时候,该类产品的价格依旧稳定。四川省进出口商会会长刘琼英表示,金融危机下很多跨国公司的人才、资产都面临着重组,有实力的企业就可以走出去吸收国外的人才。如艾民儿鞋业就在法国设立了研发中心。红果制衣的负责人也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天,公司也已经提高了产品档次,实施新的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