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现状

2008-10-30 19: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宋继军
    1.生产持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但近年增幅呈逐年回落态势2007年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粗钢达7185.91万吨,同比增长21.38%,高于全省粗钢增幅17.72%的3.6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粗钢增幅15.70%的5.68个百分点,占全省粗钢产量的67.12%,占全国民营钢铁企业钢产量1.97亿吨的36%;生铁7159.46万吨,同比增长38.16%,高于全省生铁增幅22.14%的16.02个百分点,占全省生铁产量的68.29%;钢材7141.57万吨,同比增长30.39%,低于全省钢材增幅37.26%的6.87个百分点,表明河北民营钢铁企业钢材增长速度慢于国有钢铁企业钢材增速。
    总体上讲,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在2007年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保持全国民营钢铁第一大省的地位 (其次依序为江苏4330万吨、山东1930万吨、河南1364万吨,山西1329万吨)。但从2003年以来历年增幅比较,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在全省钢铁工业中的比重虽然逐年升高,但在宏观调控形势下粗钢产量增幅却是呈逐年回落态势。
    2.经济效益持续高位增长,但增幅逐年回落并低于国企增幅
    2007年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11.12亿元,同比增长37.47%,占全省钢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73.67%;实现利税372.87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省钢铁行业利税总额的68.84%;实现利润247.07亿元,同比增长24.59%,占全省钢铁行业利润总额的72.55%;吨钢利润由2006年的334.96元 提 升 到 2007 年 的343.83元,提高8.87元。2007年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同比增长幅度低于国有钢铁企业,也低于全省钢铁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增长水平;二是民营钢铁企业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均低于民营钢铁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水平,表明河北民营钢铁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快而经济效益增长水平相对比较低;三是从2004年以来,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双重作用下,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增幅均呈逐年回落态势,表明经过2001~2007年的迅猛扩张的高成长阶段,从2008年始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已进入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
    3.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在生铁、粗钢、钢材三者结构比上,按照长流程来比较,产业结构综合平衡日趋优化,生铁和钢材比重明显提高。比如:河北民营钢铁企业铁、钢、材(含重复统计)三者比2005年为0.8:1:0.83,2006年为0.88:1:0.93,2007年为1:1:1;2007年民营钢铁企业生铁比重比2006年提高0.12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钢材比重比2006年提高0.07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0.17个百分点。二是市场导向下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民营钢铁企业生产板带钢4100.0万吨,同比增加 703.01万吨,同比增长20.7%;板带比达57.41%,比全省板带比53.39%高出4.02个百分点。三是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加快,2007年有35家民营钢铁企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涉及落后炼铁产能665万吨、炼钢产能675万吨;部分民营钢铁企业通过技改建成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100吨以上转炉,使装备实现了大型化。四是组织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津西钢铁吸纳了世界最大钢铁集团阿赛洛·米塔尔入股28%;德龙、文丰、宝业等民营钢铁企业都在2007年实现了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或重组联合;2008年还发生了部分民营钢铁企业与唐钢集团和首钢新的重组联合趋势。
    4.技术经济指标和能源消耗指标进一步改善
    2007年入炉焦比:前进钢铁以361.33kg/t列全省钢铁行业第一名,另有邢钢 (361.7)、纵横(388.96)、宝泰 (390.55)、国丰(390.75)、澳森(398.40)进入全行业前10名;高炉利用系数:邢钢以4.096t/m3d列全行业第一名,另有唐山贝钢(3.930)、津安(3.908)、前进 (3.863)、纵横 (3.808)、德龙(3.794)、宝泰 (3.790)、津西(3.787)进入全行业前10名;钢铁料消耗,有邢钢、文丰、前进、敬业、纵横、奥宇等企业明显下降;吨钢综合能耗,有国丰、文丰、东山、德龙、前进、鹿钢、敬业、纵横、津安等企业明显下降;吨钢可比能耗,有邢钢、津西、文丰、德龙、纵横、津安等企业明显下降;吨钢耗电有,德龙、纵横、宝泰、津安等企业明显下降;吨钢耗新水有津西、文丰、德龙、前进、港陆、敬业、纵横、宝泰、津安、奥宇等企业明显下降。
    5.一批优势企业正在形成
    一批民营钢铁企业已发展成为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力量。到2007年底,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民营钢铁企业达26家。
    2007年以来国家加大力度开展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发展环保型、循环型经济以及资源、能源运输涨价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直接推动钢铁企业高成本、高价格运行为标志,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已由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出口拉动扩张规模阶段转为更加注重社会责任、节约资源能源、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当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2007年生产经营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总体水平不如国有钢铁企业好,比如国有钢铁企业的利税(45.76%)利润(65.58%)增幅均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 (17.61%),而民营钢铁企业利税(26.9%)、利润(24.59%)增幅均低于工业增加值(31.69%)增幅;2007年河北国有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52%,而民营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15%,不如国企高。二是民营钢铁企业多而分散的局面更加凸显且难以一时改变。如果不进行重组联合或发展专业化、特色化,根据目前形势发展判断,这些民营钢铁企业今后都很难做大做高做远。三是相当一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因在前一阶段高增长中比较容易地获得了丰厚利润,而同时在粗放式发展中忽视了企业内部工艺技术装备的综合配套和企业管理的完善提高,致使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综合配套水平较低,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企业整体素质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四是河北省绝大部分民营钢铁企业都是在近10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这10年期间又恰恰是国家和省级政府机构不断变革时期,因而河北省绝大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在前一阶段扩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都未能履行规范性的立项审核审批手续,至今仍然是“黑户口”。对这种“先上车后买票”的做法,不仅河北省,其他省市也有。这一问题年复一年的积累,已影响到企业与地方环保、节能减排行政管理和银行贷款的矛盾,也直接影响到企业本身今后正常、有序、有效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能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这一问题予以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在充分听取企业呼声和意见的基础上,客观、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尽快统一予以解决。否则,当积重难返或因某一个企业或某一方面出现突发事件时,将会牵涉影响到河北省的整体形象,应及早评估此问题的严重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