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与汽车

2008-10-3 1: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中国汽车行业物流现状
     近年来,全球各大汽车厂商越来越注重本地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亚洲汽车市场近年一直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而中国市场是带动增长的龙头,展现出勃勃生机。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商比如通用、丰田、宝马、本田、大众等都来到中国投资,扩大他们在中国的业务。而这些厂商都是华轮—威尔森等汽车物流服务商的全球客户,所以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投资中国,寻求本地化发展时,各大汽车物流巨头们也肯定要在中国相应地发展汽车物流业务。
     如今中国的汽车物流市场发展很快,首先是因为中国在加工制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今后汽车厂商的大量生产将在中国进行,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此外,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加上中国幅员广大,地理环境复杂,为了降低汽车在国内销售的成本,汽车厂商对于汽车物流的服务会有一个很大的需求。
     事实上,现在汽车厂商的物流压力很大,因为厂商可以在中国花最小的制造成本,制造最好的汽车,但在中国的分拨成本却可能是国外的几倍。我们看到的汽车价格依然很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完备的汽车物流体系。汽车物流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缺陷
     汽车物流的核心在于配送,要解决中国汽车厂商的困惑,我们必须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物流配送。在我国汽车行业物流配送发展的过程中,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配送模式,其中市场配送模式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配送模式。
     1.市场配送模式,所谓市场配送模式就是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和社会化配送中心,通过为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赢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配送组织模式。具体又有两种情况:
1)公用配送,即面向所有企业。如:上海国际汽车物流(码头)有限公司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和上海港务局合资组建了。该合资公司借助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船运企业之一—日本邮船丰富的汽车运输管理和码头运作经验以及高新技术,加上上汽集团的雄厚实力以及管理着世界上第四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港务局的倾力支持,明确提出了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汽车物流企业,以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业需要,为中国汽车业提供卓越的物流服务。
     (2)合同配送,即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提供长期服务。这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广泛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如:上汽集团与荷兰TPG集团下属的TNT(天地)物流公司合资组建的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这家汽车物流公司向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国内汽车制造厂家提供物流服务,并为其在整车物流、零部件入厂以及售后物流等方面提供一体化、网络化的物流管理方案。
     2.合作配送模式,所谓合作配送模式是指若干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在充分挖掘利用个企业现有物流资源基础上,联合创建配送组织模式。如:美国总统轮船(APL)公司的姊妹公司美集物流(APLL)公司与中国三大企业集团——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西南兵工万友集团及长安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了重庆长安民生物流有限公司,在重庆经济开发区北部科技园区建造占地80亩的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负责提供汽车及零件的物流配送服务和该区域内其他生产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主要客户有长安、福特以及铃木等。
     3.自营配送模式,所谓自营配送模式是指生产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创建完全是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选择自营配送模式的企业自身物流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需要。如:上汽集团自有的安吉物流,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模式将会向其他模式转化。
     虽然中国汽车物流市场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各个层次的物流配送企业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具有区域配送和跨区域配送的能力。但中国汽车行业物流配送模式同其他行业的物流模式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技术支撑不够。我国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很不完善,物流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没有为配送发展构筑强大技术支撑。
     2.存在管理瓶颈。我国物流配送在管理人才上严重缺乏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专业人才;在管理手段上,存在着手工操作、经验决策;在管理资源上存在着不合理配置;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行业分割、部门分割、市场分割。这些管理瓶颈将制约汽车物流配送中心的创新与发展。
 三、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对策
     1.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网络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神经,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也应该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并积极利用EDI、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建立物流信息系统,这样既可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又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2.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企业间网络系统的建立和货物的高效配送,要求相关企业在编码、通信程序、数据交换格式、包装等方面实行标准化,在这方面,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制订商品以及与商品流通有关的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规格,为实现物流作业机械化、企业间计算机网络连接以及引进EDI技术创造条件。
     3.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现代物流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的管理瓶颈,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政府部门要努力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建议成立综合性的物流管理部门,统筹对物流各行业的领导,加强对物流各部门的调控,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务部门互不协调、重复建设和管理混乱的现状。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综上所述,要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的物流配送,物流企业要提高科技水平和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整合,消除分割,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的实际困难。这样通过物流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来实现汽车行业在流通领域中的合理化、集约化,最终达到降低整个流通成本和为汽车企业发展服务的目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