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发:一定要解决大钢铁和小流通的矛盾

2008-10-29 0: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什么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而不是强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在近日召开的“滨海新区金属与物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给出了答案。 
  他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着诸多软肋,除铁矿石等原材料受制于人、集中度低外,落后的钢铁流通和高物流成本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他举例说, 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太高。在中国100多个钢铁企业中,物流消费链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73%,而国外则不到5%。他还强调,尤其是大钢铁生产企业与小钢铁物流企业力量不对等造成许多矛盾。
  对此他提出,“中国一定要解决大钢铁企业和小流通企业之间的矛盾。市场呼吁钢材流通领军企业的出现。”中国目前只是钢铁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将来要努力成为钢铁研发与服务大国。只有大力发展流通业才是钢铁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丁俊发认为,流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发达国家均将现代流通作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所以将来要靠大物流环节和市场带动行业发展,在这些环节实现价值增值,而不是单纯靠生产。要发挥好流通的先导作用,流通带动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但在他看来,就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来说,则正好相反。不是流通带动生产而是生产主导流通,这是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带来的瓶颈。
  丁俊发说,我国八万多个钢材市场,收入创亿的只有三四千个。所以我国需要钢铁物流园等新一代供需双方交易平台。钢铁物流园功能主要有订单与分销,物流金融、保税物流、分拨、综合运输,加工配送、仓储、信息处理等八大功能。“这与传统钢材市场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去挣价差,而是延伸服务,从而最终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
  他指出,我国发展钢铁物流园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根据需求和条件打造物流园。二是有条件的钢材市场可提升改造为钢铁物流园。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