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仍然不是投资钢铁板块的最佳时机

2008-10-28 11:3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田春雨
    全球金融海啸正在席卷实体经济,IMF在最新一期的 《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9%和3%,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与实体经济放缓相对应的是钢铁需求的大幅下降,在财务亏损与销售困难的经营压力下,国内外钢铁企业纷纷加入减产大军的行列。铁矿石、焦煤焦炭、生铁钢坯、废钢等炉料也因需求疲软而无一例外地出现价格下滑,钢铁原材料市场“熊”性大发。原材料市场的由牛转熊归根到底来源于钢铁行业的景气远去。全球钢铁企业都在承受金融危机下需求萎靡的煎熬,钢价下跌也自是必然。与国际相比,国内钢价的上半年涨幅远远落后,但下半年无论是下跌时点还是幅度均大大超过了国际市场;目前的Mysteel国内钢价综指已经比年初甚至下跌了22%(其中长材和扁平材分别降价24%和19%),而CRU全球指数相对年初的涨幅仍然高达37%。这可能与国内钢铁行业的产品结构较低端 (成本转嫁能力差)以及供求相对宽裕(钢企价格控制力差)有关。国内钢价遭遇“雪崩”,恢复市场信心是短期企稳关键。根据Mysteel的统计,上海市场10月17日1.0mm冷轧价格4470元/吨,20mm螺纹钢价格3210元/吨,3.0mm热轧价格3600元/吨,6.5mm高线价格3100元/吨,分别较9月初下跌了30%、36%、37%和37%。特别是进入10月以来,钢价下坠的速度有增无减,10月17日各品种的价格相对9月底的绝对跌幅高达1000~1400元/吨,相对跌幅约22%~32%。品种间比较,9月份板材领跌,10月份则是建筑钢材跌幅较大。
    钢企们轰轰烈烈的自救行动已经展开,减产计划自然首当其冲。继安赛乐-米塔尔宣布将四季度减产15%之后,俄罗斯的马格尼托戈尔斯克、欧洲的克鲁斯、乌克兰、美国等地的钢厂纷纷公布减产计划,国内的宝钢、河北钢铁、沙钢、首钢、马钢等大型企业也不甘落后。钢企们大规模限产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世界钢铁的供求关系,特别是对稳定流通环节及下游的价格预期大有裨益,全球钢市止跌企稳的日子预计已不遥远。
    从钢铁股二级市场的走势来看,9月以来钢铁板块整体维持弱势,调整幅度基本与大盘同步。根据Wind数据计算钢铁板块在国庆节后两周的时间内(10.6~17日)下调了15%,显著高于同期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的跌幅,这是二级市场对于节后钢价雪崩式下坠的合理反应。近期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出现“双降”,但从幅度上判断,钢价下跌更为惨烈,意味着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下滑。纵向比较扣除铁矿石及焦炭成本后的热轧产品毛利空间,目前水平甚至已经低于去年四季度初的最低点,加上其他成本上升及高价原料库存有待消化等因素,有理由相信当前钢企的实际盈利水平正处于近两年的谷底,保守估计一半左右的钢企已经亏损或正面临亏损边缘。对于三季度业绩,毋需过分悲观,而四季度则无法乐观。从钢价下滑的时点和幅度判断,预计上市钢企的三季度业绩整体仍将维持15%左右的同比增长,但四季度却可能遭受40%~50%的同比下降,2008全年业绩的增长幅度在10%左右。尽管钢铁估值已经非常便宜,但鉴于行业需求恶化和盈利能力的下滑,目前仍然不是投资钢铁板块的最佳时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