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层面看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

2008-10-28 2:2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加强长三角港口协调,促进港口间良性、有序发展,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港口协调发展有望成为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长三角是我国港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依托长三角及长江流域腹地经济,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快速,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约占全国45%,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分别成为全球最大、第三大综合港,第二、第十一大集装箱港。但同时面临如何从战略层面,构建科学合理港口体系,实现协调、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在快速通道及大通关网络基本建成的同时,各港口在功能定位、货源腹地间的竞争加剧,重复建设愈演愈烈。这不仅影响到各港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到港口群发展方式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加强长三角港口协调,促进港口间良性、有序发展,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 
    (一)协调发展已取得初步进展 
    ——国家力图通过规划明确长三角各港口定位。2005年交通部出台《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将长三角港口功能布局定位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宁波港和江苏苏州港及长江干线南京以下港口为两翼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依托宁波、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和长江南京以下的港口岸线资源,形成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和江海物资转运系统。2006年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出台《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长三角港口布局做进一步规划。 
    ——小区域性的港口一体化加快。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三港合一,形成苏州港;南京港、镇江港、扬州港整合为宁镇扬组合港;宁波港、舟山港组合成宁波——舟山港。 
    ——各类港口联盟积极涌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通过战略投资,已参股重庆、长沙、安庆、南通、武汉、南京、宁波大榭、温州七里等港口泊位,推进战略结盟。宁波-舟山港通过合资建设温州灵昆多用途码头、鳌江集装箱码头、台州外沙集装箱作业区、太仓港区武港码头、南京龙潭集装箱码头等,促进港口间战略合作。通过边检、航线等领域统一,洋山港区与北仑港区已结成姊妹港。 
    (二)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港口规划缺乏有效执行的约束力。港口群规划的跨行政区特性,使得实施难度加大,加上规划自身存在不足,进一步影响规划操作性。特别是部分规划间存在不相一致,使得落实规划布局和不同层级港口间的分工成为困难。此外,各规划在政策体制方面多缺乏实质性的创新突破,规划约束力普遍较差。 
    ——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较为突出。港口属地化管理后,在长三角产业结构和重化工业超常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和财税收入,多通过自己设定理想的腹地范围来计算货源,按乐观预期来建设港口,重复建设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港口不断调低港口使用费、装卸费率等,压价抢货,无序竞争较为严重。 
    ——港口协调规划发展层次较低。目前政府对港口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关注重点还主要在码头泊位等硬件上,对集疏运系统协调、物流标准制订、航运服务业培育等软件重视不够。港口联盟多为参股投资港口工程项目,整体联盟有待加强。长三角港口运营商协会、港口物流协会等中间组织有待组建,区域性法规或政策支持有待突破。 
  二、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长三角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地区,产业区域性转移、资源区域性配置、交通体系区域共建已成共识。随着国家对长三角地区定位明确为全国经济中心、国际门户、世界级城市群、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一体化进入新时期。目前,包括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等区域协调发展平台已经形成,港口协调发展有望成为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战略决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仅限于上海港和上海市,更需加强与周边港口、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建设。相应地,其规划发展也应放到国家战略层面,从长三角港口群,特别是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间的协调发展着手,构建符合港口群现状和趋势的分工合作体系,不断提高航运服务国际化水平,共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应对东亚地区港口激烈竞争的需要。就长三角所在东亚地区(含华东、东南、香港和台湾)而言,华东和东南在集装箱港口吞吐市场中份额已从12.9%扩到58.3%,而香港从50.0%减到26.6%,台湾从33.0%减到15.1%。但同期在集装箱转口市场,香港从54.0%扩到61.7%,台湾从46.0%减到35.0%,包括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等大陆港口仅占3.3%。从国际经验来看,缺乏相当规模的转口集装箱年运量收益,港口运营的经济效益、全球影响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将难以提升。 
    ——顺应港口结盟发展态势的需要。港口结盟是港口运营商应对国际船队结盟所做出的应对性反应,以增强其谈判能力。同时,港口实施结盟整合后,有利于港口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以实现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航运运输市场需求,以及各港口比较优势,将需求在各港口间实施动态调整分配。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港口联盟,形成合理的长三角港口体系,将是港口发展顺势之举。
加强长三角港口协调,促进港口间良性、有序发展,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港口协调发展有望成为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长三角是我国港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依托长三角及长江流域腹地经济,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快速,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约占全国45%,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分别成为全球最大、第三大综合港,第二、第十一大集装箱港。但同时面临如何从战略层面,构建科学合理港口体系,实现协调、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在快速通道及大通关网络基本建成的同时,各港口在功能定位、货源腹地间的竞争加剧,重复建设愈演愈烈。这不仅影响到各港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到港口群发展方式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加强长三角港口协调,促进港口间良性、有序发展,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 
    (一)协调发展已取得初步进展 
    ——国家力图通过规划明确长三角各港口定位。2005年交通部出台《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将长三角港口功能布局定位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宁波港和江苏苏州港及长江干线南京以下港口为两翼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依托宁波、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和长江南京以下的港口岸线资源,形成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和江海物资转运系统。2006年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出台《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长三角港口布局做进一步规划。 
    ——小区域性的港口一体化加快。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三港合一,形成苏州港;南京港、镇江港、扬州港整合为宁镇扬组合港;宁波港、舟山港组合成宁波——舟山港。 
    ——各类港口联盟积极涌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通过战略投资,已参股重庆、长沙、安庆、南通、武汉、南京、宁波大榭、温州七里等港口泊位,推进战略结盟。宁波-舟山港通过合资建设温州灵昆多用途码头、鳌江集装箱码头、台州外沙集装箱作业区、太仓港区武港码头、南京龙潭集装箱码头等,促进港口间战略合作。通过边检、航线等领域统一,洋山港区与北仑港区已结成姊妹港。 
    (二)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港口规划缺乏有效执行的约束力。港口群规划的跨行政区特性,使得实施难度加大,加上规划自身存在不足,进一步影响规划操作性。特别是部分规划间存在不相一致,使得落实规划布局和不同层级港口间的分工成为困难。此外,各规划在政策体制方面多缺乏实质性的创新突破,规划约束力普遍较差。 
    ——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较为突出。港口属地化管理后,在长三角产业结构和重化工业超常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和财税收入,多通过自己设定理想的腹地范围来计算货源,按乐观预期来建设港口,重复建设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港口不断调低港口使用费、装卸费率等,压价抢货,无序竞争较为严重。 
    ——港口协调规划发展层次较低。目前政府对港口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关注重点还主要在码头泊位等硬件上,对集疏运系统协调、物流标准制订、航运服务业培育等软件重视不够。港口联盟多为参股投资港口工程项目,整体联盟有待加强。长三角港口运营商协会、港口物流协会等中间组织有待组建,区域性法规或政策支持有待突破。 
  二、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长三角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地区,产业区域性转移、资源区域性配置、交通体系区域共建已成共识。随着国家对长三角地区定位明确为全国经济中心、国际门户、世界级城市群、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一体化进入新时期。目前,包括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等区域协调发展平台已经形成,港口协调发展有望成为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战略决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仅限于上海港和上海市,更需加强与周边港口、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建设。相应地,其规划发展也应放到国家战略层面,从长三角港口群,特别是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间的协调发展着手,构建符合港口群现状和趋势的分工合作体系,不断提高航运服务国际化水平,共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应对东亚地区港口激烈竞争的需要。就长三角所在东亚地区(含华东、东南、香港和台湾)而言,华东和东南在集装箱港口吞吐市场中份额已从12.9%扩到58.3%,而香港从50.0%减到26.6%,台湾从33.0%减到15.1%。但同期在集装箱转口市场,香港从54.0%扩到61.7%,台湾从46.0%减到35.0%,包括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等大陆港口仅占3.3%。从国际经验来看,缺乏相当规模的转口集装箱年运量收益,港口运营的经济效益、全球影响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将难以提升。 
    ——顺应港口结盟发展态势的需要。港口结盟是港口运营商应对国际船队结盟所做出的应对性反应,以增强其谈判能力。同时,港口实施结盟整合后,有利于港口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以实现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航运运输市场需求,以及各港口比较优势,将需求在各港口间实施动态调整分配。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港口联盟,形成合理的长三角港口体系,将是港口发展顺势之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