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企业现状解析

2008-10-27 10: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樊友丹
    伴随着美国次级贷款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日渐加剧。与此同时,受劳动成本和原材料价格升高,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 “中国制造”面临的市场信任危机,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利润空间正在发生某些不利的变化。
动荡的世界经济形势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遭到重创,也重创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作为中国的进口大国之一,美国国内消费的疲软,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很多出口企业失去了订单。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1403.9亿美元,增长9.9%,增速下滑8.1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德意志银行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欧盟2009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接近零的水平。正如疲软的美国经济影响中国今年经济一样,欧洲经济的减速很可能成为影响中国明年经济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增速也可能由今年26%的预计增长率下降至零。随着欧盟经济增速的下滑,占中国对欧盟2/3出口量的电子和服装业将遭受最严重打击。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欧盟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子产品将下降千分之十五,纺织服装业将下降千分之五。
持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
    从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而仅2008年上半年就升值6.5%,那些长期使用美元结汇的出口企业利润本身就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后,企业的出口成本急剧增加。以纺织服装业为例,有专家估算,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2%~6%,企业不能不经常和客户协商,提高产品价格,单纯的人民币升值就能把企业压垮。在人民币升值的重压下,绝大多数出口纺织企业不再用美元议价和结算,为避汇率损失,他们纷纷采取非美元结算方式或人民币议价和结算。即便以美元议价,有效期也由过去的1~2个月缩短为现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企业在签三个月以内的订单时,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确定为6.6:1。这一方法随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的压力,但是国外客户却看重了人民币升值的特点,坚持用美元结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目前人民币升值有加速的趋势,对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做了一个统计。分为五个档次,即2%以下、2%~4%、4%~5%、5%~6%和6%以上,从中发现,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主要集中在2%(包含2%)以下,这部分企业(707家)占全部样本总数的39.7%,其次最多的依次是2%~4%(602家,占33.8%)、4%~5%(340家,占19.1%)、5%~6%(88家,占4.95%)、6%以上(43家,占2.42%)。不到30%的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上。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所能忍受人民币升值幅度在2%(包含2%)以下的高达44.5%,而所能忍受6%以上的企业占比为零。而人民币升值速度将会加速,中小型出口企业出口压力将会更大。
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
    由于国家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占资源)以及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下调出口退税率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下转A2版)
    2008年10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从11月1日起,上调部分劳动密集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番调整共涉及3486项商品,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6%,为中国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出口退税上调,距上一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还不到3个月。
(详见A2版)
(上接第1版)
    从2006年到2007年的两年时间里,出口退税率调整达到6次之多,下调或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累计超过3000种;加工贸易政策调整5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共计3300多个品种。这些政策从发布到执行,缓冲期较短,企业难以很快适应。
    尽管出口退税调整让企业面临着经营成本上的压力,但从政策角度考虑,比如中国贸易顺差现状、外汇储备以及货币政策的挑战等,对纺织品等行业的出口退税等进行调整,是有利于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的。与汇率浮动的风险相比,出口退税下调对企业来说,接单风险小一些。
    除退税政策外,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些政策,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速度。今年,政府颁布了新劳动法,限定工厂的加班时间,限制临时工,并将最低用工年龄提高两岁至18岁。新规定使出口企业受到打击,这些企业通常会根据生产周期招聘和解雇工人。中国还加强了环境监管,这意味着某些化工类型的出口企业现在必须为它们所用的化学品支付处理费,而不是直接排放到穿过镇上的小河。
不断攀升的生产成本
    低成本产品生产商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动力,帮助中国成为了仅次于德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多年来,许多出口公司一直靠增加产量、压缩利润空间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增长。近年来,受国内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人力成本、运输、能源成本逐渐上升,使原本靠低成本赢得市场、获取利润的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以制造业为例,这些出口企业依靠某廉价产品开拓市场,但受上诉因素影响,许多这类制造中心都有数百家、甚至也许是数千家工厂关门。在位于上海附近、号称领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三分之一的嵊州市,生产商们试图联合提价。广东省东莞市也有许多玩具、鞋类和刷子生产商关门大吉。
依旧低迷的国内消费
    在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一经济的三驾马车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都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而大批出口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把过分依赖出口、投资拉动,转变为投资、出口、消费均衡和协调发展,十分重要。但是,要让出口的速度降下来,前提是消费的速度必须提上去,这样才能互补。
    现在的情况是,在净出口明显放缓、经济增速放慢的同时,由于较高的通胀和投资收益减少,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消费预期也正在下降。在消费没有彻底启动起来以前,决不能让出口下降过快,否则,也会影响到消费的增长。如果出口降下来了,而消费未上去,那么,经济必然会出现大幅减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