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逆势出手1亿元下注国中医药

2008-10-26 14: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依然无法阻止资本的投资欲望。 
  出身外汇管理局、沉寂三年有余的资本大腕李伟再次浮出水面。与此前涉足宁波富邦、武昌鱼(1.46,0.01,0.69%,吧)、三峡新材(3.14,0.26,9.03%,吧)、武汉塑料(2.64,-0.02,-0.75%,吧)等股权收购不同的是,此次他转身成为实业公司国中医药掌门人的角色,牵手中信资产1亿元注资其创立的国中 (武汉)医药,并有意引入德意志银行将其整合的医药物流企业——国中医药股份打包登陆H股。
  中信借医改投资
  10月23日,中信资产与国中(武汉)医药正式签约注资入股1亿元。按照国中医药预期一年左右海外上市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该笔投资也许将获得数倍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
  国中医药董事长李伟介绍,中信资本1亿元国中(武汉)医药投资,将最终与直接上市的国中(香港)医药换股,以完成上市退出计划。
  虽然注资双方不愿公开具体股权关系,但公开资料与结合多方信息显示,国中医药约有30多亿元净资产,以此计算,中信资本1亿元将获得3%左右的股权。
  医药企业不受周期性影响,又有新医改政策的支持,以及未来上市的良好预期,这被看做是危机时期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领域和介入时机。
  国信证券最近对上海地区基金投资总监、研究总监的调查显示,今年四季度与明年一季度看好的行业均为医药。
  我国政府规划确定了医药产业建立“大公司、大集团、大医药”的发展格局,并提出了扶持建立5-10个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
  据参与此次内部签约仪式的一位加盟商代表介绍,目前最有可能而且现在唯一能成就的是国药集团,但其问题是网点虽多却效率不高。而以资本为纽带迅速建立起来的国中医药却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实力。联合发展、共享多赢的“国中模式”,成为整合医药物流领域的新思路,这一思路和国中取得的行业发展先机被中信资产所认同。
  随着这个模式的全面推广,国中医药预计在2008年完成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实现利润9亿多元;2009-2010年销售规模将超过200亿元,利润超过10亿元。
  记者了解到,国中医药计划募集资金10亿美元左右,但其董事长李伟坦言,这依旧要看明年年底的市况而定。据悉,国中医药还将在上市前引入数家战略投资者。德意志银行亦在对其进行尽职调查,而美林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主席刘二飞,亦于本月与李伟有过会面。
  资本大腕浮出
  在经历了3年资本市场的牛熊沉浮之时,李伟亦在资本市场沉寂了三年,未有令市场关注的资本运作。
  但在上一轮牛熊更替中,李伟却是颇受关注。经常在武汉资本市场上露面的李伟其实是重庆人,今年44岁,经济学硕士,早年下海之前曾在仕途行走,担任过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层干部。
  据悉,其对资本市场非常熟稔,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时,他一直从事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三资企业的外汇管理工作,还参与过B股管理办法及有关金融法规起草工作。
早年下海的李伟以其高层机关良好的金融实践以及广泛的人脉资源,使从商后的自己在资本市场上如鱼得水。曾在3年前转战宁波富邦、武昌鱼(1.46,0.01,0.69%,吧)、三峡新材(3.14,0.26,9.03%,吧)、武汉塑料(2.64,-0.02,-0.75%,吧)等多家上市公司。 
  此次李伟的“转身”,似乎在操盘一种新的资本整合方式。
  在2005年收购武汉医药集团的基础上,李伟使国中(武汉)医药成为一个整合核心平台,并在3年时间内收购53家医药企业,藉此拥有逾千家连锁加盟店。
  实际上,国中医药的模式是以股权置换、资源整合,最终共享资本市场上市收益。其实质是在整合过程中以换股为主、现金为辅的方式,让被整合方参与到欲登陆H股的公司中,并为此打开了上市套现巨大收益的大门。
  今年3月香港成立的国中医药股份就是一个为未来上市H股的主导平台,其注册资本金达30亿元。
  据悉,国中医药(香港)现已依法完成海外上市的法律架构,并成功打通海外融资通道。国中医药(香港)控股国中(武汉)医药,武汉医药(集团)股份、国中医药连锁、苏州盛康达等医药企业。
  “打造全国最大的医药销售网络,构建公众健康药物支持系统”,是国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介的“国中模式”的核心目标。
  “凭借国中和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强大的海外融资和资本运营能力,顺利实现上市,让全体股东共享长期资本增值。”李伟表示。
  如果国中医药能顺利实现一年内的上市计划,这种换股整合5年内就完成资本运作的高速证券化,又将创造另一个造富神话。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