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资源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

2008-10-24 17: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四川和成都市的物流发展规划

  为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政策支持《四川省“十五”及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五”期间及到2010年,四川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努力构筑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促进物流市场和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成都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初步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到2020年,建成层次分明、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粮食关系着国计民生,粮食是一种大宗的特殊商品,流通量大。仅粮食运输一项,在全国各类物资运量中居第七位,货物周转量居第二位,粮食物流在现代物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成都作为四川及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业的有利条件和突出优势。

  (二)“全域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为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提出了要求

  在西部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之后,四川粮食总产量下降,从粮食主产区到产销平衡,再到不能完全自给。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和“全域成都”理念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城市化进程加快,10年左右的时间,将转移150万农民到城市,成都市粮食产需缺口会加大,对外依存度会加大。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矛盾日渐突出,粮食安全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长期问题。一直以来,四川省都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能够满足本地粮食需求。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四川省逐步从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产销平衡区,直至目前已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每年都有数百万吨的缺口。

  成都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出现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特别是非农业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从粮食自给程度来看,对外地粮食的依赖性逐渐加大。虽然成都从“十一五”规划看是产销基本平衡,但是是有条件的,这种平衡极易被打破。当四川省需要从外省调入粮食时,一旦成都产销平衡从坏的方面被打破,也需要从省外调入粮食。在此前提下,成都除了增加粮食储备外,发展粮食物流是一举几得的好事:(1)符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即符合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转型的市场化要求;(2)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3)可以用市场配置的方式调节成都粮食市场的余缺,平衡粮食需求,以保证粮食安全。政府储备粮食过多,浪费;过少,不安全。这个“多”和“少”是辩证的,有时很难从量上界定,但它一定有个模糊边界。这个模糊边界,通过粮食物流就能把它明晰化,只是我们看不见这只手。粮食物流联系生产与消费,有利于维持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应当是实现成都市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成都的城市化进程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拥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就是成都。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成都经济地位和辐射功能,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随着成都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粮食消费需求将呈上升和多样化趋势,粮食货物的购人量也必定随之加大。成都是率先提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成都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在又提出要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城乡统筹。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将有大的历史飞跃,成都市政府“退城进郊”的发展战略给粮食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客观条件为成都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国的现代粮食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成都有条件在这一浪潮中向前迈进。错过这一步,落后几十年。

  (四)成都现代交通网络为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运输保障

  四川在确保西部地区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四川位于西南地区的大后方,是保证西藏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粮食供应的主要通道,四川每年调出的粮食有100万吨以上。尤其是当云、贵、渝、藏一旦有需求,需要紧急支援粮食时,从四川调运路途最近、时间最短、运费最低。因此,四川省是西部地区粮食物流高效、安全流通的重要枢纽,而成都是四川物流的枢纽。成都市拥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2003年,全市道路总长度已达到5500公里,郊区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成都有6条呈放射状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5.4公里。成都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是全国航空线的交汇中心。成都有宝成、成昆、成渝、达成四大铁路主干线,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成都有到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深圳等多条出海铁路通道。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为成都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成都现在交通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随着“全域成都”理念的实施,成都的交通网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长江中下游(含四川)的玉米主要从东北和华北地区流入,北粮南调,成都是个重要物流节点。

  (五)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发展成都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技术支持

  现代物流业与传统仓储、运输业相比,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广泛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互联网,物流公司能够被更大范围内的货主客户主动找到,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贸易公司和工厂能够更加快捷地找到性价比最适合的物流公司。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世界范围内有物流需求的货主和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吸引到一起,帮助物流供需双方高效达成交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网上物流交易市场找到了客户,找到了合作伙伴。成都宽带网的推广、IT产业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网络技术支撑。

  (六)成都粮食购销市场化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奠定了体制基础

  1998年以来,成都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仓储、运输、市场等物流资源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按照市场价值规律集聚和整合,所有者和经营者开始分离,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粮食市场在城市口粮供应中承担的角色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国家在保证了基本的粮食实物储藏量后,粮食的运输、加工、销售更多地靠市场完成,这为粮食物流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粮食经营主体对粮食物流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成都市建立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具有体制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