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物流金融服务 促进产业链升级

2008-10-24 1:0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以来,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原因何在,如何应对,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笔者以为,对策之一就是——
□ 冯李汪物流金融工作室
●栏目主办:现代物流报社、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栏目协办: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物流管理系●作者:李毅学、冯耕中、汪寿阳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自2008年起实施货币从紧政策。货币从紧意味着信贷从紧,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再加上2008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等成本大幅提高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打击,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急剧恶化。
    据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这从根本上将大大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指出标本兼治,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产业链升级,是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的一个战略选择,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爆发历程。
    改革30年,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参与者。在改革伊始,我国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企业利润空间较大,并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从事的产业门槛普遍偏低,低水平模仿严重,造成了市场竞争加剧,利润持续下降。
    近两年,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提高、税率政策的调整、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市场萎缩以及新《劳动保护法》的实施等多重打击,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急剧恶化,中小企业普遍处于要么等死,要么在阵痛中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大量资金却持续投入已经偏热的股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部门,造成了过热的宏观经济,政府不得不自2008年起实施货币从紧政策回调。已经濒临绝境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这从根本上将大大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注意到这一现象,在2008年3月11日,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从紧货币政策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下,切实增强小企业授信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抓早、抓实、抓好今年的小企业授信工作,确保全年的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本机构今年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
    但政策的有效性很快被基层消化。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仍然对中小企业惜贷严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央决策层也频频到浙江、广东等地考察,表达了对中小企业生存状态的关心。
    2008年8月29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促进和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求,针对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小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困难,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认真落实“有保有压”政策,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通知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而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投资和消费市场遭受重击,促使央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虽然预计今后还有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出台,但这些措施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有效性还有待观察。
    二、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产生生存危机的因素很多,其具体分析如下:
    1.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处于产业链底端是生存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表面上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实质却是因为我国企业长期遵循出口拉动模式,并处于跨国产业链底端,获取的附加值越来越低,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所致。
    以苹果电脑的iPod为例,iPod的零售价是299美元,苹果创造了80美元的附加产值,其他美国公司(微处理器供应商)创造了7美元,商店有75美元的附加值,日本公司26美元,韩国公司1美元,而中国公司的附加值仅在螺丝钉和电线等通用件里面,几乎忽略不计。
    至于纺织业、鞋业等等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更是普遍面临着这样残酷的境地。国外在产业链上已获得了高附加值,而且还在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来整合整条产业链,以获得更高利润,而中国虽享有“世界工厂”的美名,但却长期在产业链底端恶性竞争,难以控制产业链上要素定价权与利润分配权。这种鲜明对比表明了我国中小企业产生生存危机的必然性。
    2.运营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使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
    要素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税率调整以及新《劳动保护法》的实施等等不利因素,大幅度地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人民币升值又使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抗风险能力差的劣势暴露无遗,企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这也表明依赖要素低成本,在产业链底端环节拼资源、拼劳力、无视环境的低效增长方式已经走到极限,产业链需要向两端延伸并深度整合以提升附加值。
    3.货币从紧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凸现。
    为防止宏观经济过热,中央自2008年起实施货币从紧政策。央行要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以紧缩银根,信贷规模急剧下降,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高涨的融资成本,资金链断裂现象普遍发生,中小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生存危机凸现。
    4.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消费市场迅速萎缩,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将进一步加深。
    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尤其是美国消费市场大幅萎缩,这将使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遵循出口增长模式的中小企业订单大幅减少,而且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渗透,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将进一步加深。
    根据对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原因的剖析,可知对中小企业紧急资金输血已是当务之急。但如果政策仅仅只强调增加贷款给中小企业,就极有可能使融资政策成为权益之计,一方面会造成银行在政策执行上大打折扣,产生实质性“惜贷”行为,另一方面,盲目贷款给生存在产业链底端的中小企业,其经营风险将最终转移给银行,形成大量坏账,造成新的金融危机。
    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的有效融资策略应该标本兼治,其具备的特点归纳如下:
    1.能实实在在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急之需,使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顺利度过难关。
    2.能使银行对风险有效控制,不产生实质性“惜贷”行为,使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3.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充分挖潜内需,提升我国产业链水平,使中小企业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物流金融服务创新基本符合这些特点,尤其在我国信用环境较差、直接融资手段又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政策上应该积极引导银行大力推广物流金融,在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促使我国产业链成功升级,把握战略制高点。
    三、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作用。
    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和保险等相关服务的创新业务,其核心是物流融资,即银行等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通过合作创新,对供应链上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依靠企业对处于银行和物流企业监控下的商品和资金的贸易流转所产生的现金流实现对授信的偿还。不同于传统担保贷款中银行-借款企业的二方关系,物流金融由于物流企业的参与,形成了银行-物流企业-借款企业三方关系,由于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物流的运行非常熟悉,它们能够有效监管相关物流与资金流、防止贷款风险,并且能够使资金在订单处理、原料采购、生产运作、仓储运输、批发经营以及销售回笼等各个环节都与物流实时匹配,从而保证物流在供应链上的快速无缝运作,实现产业链整合升级。
    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对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的作用归纳如下:
    1.物流金融能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具有可操作性。
    物流金融能够有效地解决供应链上的资金薄弱环节,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因为在供应链上,作为“链主”的核心企业会通过欠款、要求预付款和要求批量采购等方式将资金风险转嫁给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而这些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评级,也没有足够的不动产和第三方保证,按照传统的信贷方式它们很难获得银行的融资。但在物流金融中,银行则可以在物流企业的协助管理下充分考虑这些企业上下游关系产生的存货、应收账款和订单,甚至依靠供应链整体信用等来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因此,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不仅可以使银行扩展新的融资业务,获得丰厚的利差与中间业务收益,而且可以通过供应链上交易关系提供的应收账款、存货等担保品,以及物流企业的评估与监控有效地降低贷款风险。这些将使银行具有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相关部门足够的引导和重视就能使融资政策得到有效推广和执行。
    2.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空间很大。
    物流金融所依靠的存货、应收账款等担保品,是中小企业普遍拥有的资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的调查资料,我国所有企业拥有的存货达51394亿元,其中中小企业30326亿元、农户1024亿元,所有企业拥有的应收账款55519亿元,其中中小企业3276亿元。
    更重要的是,物流金融服务创新还可以将中小企业嵌入到整个供应链链条上进行融资考虑,能够充分利用供应链条的整体信用,因此开拓的空间很大,只要大力推广就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3.物流金融能够促进我国产业链升级。
    物流金融服务创新能够保证供应链上资金流和物流的实时匹配,满足物流无缝化、不间断运行的需要,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实现产业链的订单处理、原料采购、生产运作、仓储运输、批发经营以及销售回笼等各个环节的运作,达到产业链高效整合目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非常分散,运行效率很低,难以产生较高的附加值,而通过物流金融服务创新,就能够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有机融合,将以前分散的环节整合成一体,从而促进产业链升级。
    四、发展物流金融促进产业链升级的对策。
    标本兼治,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产业链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的对策如下:
    1.政策上积极引导发展物流金融。
    近年来,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产-供-销”供应链各企业从竞争走向竞合过程中,亟须银行提升配套的金融服务水准。因此,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有效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最终整合提升产业链正当其时。但在观念上我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所以应该政策上积极引导,使发展物流金融成为一个战略方向,有效实现产业链上物流与金融的互动,将我国产业链分散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提升我国产业链水平,使中小企业真正从生存困境中走出,应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业务需要动产、权利等作为担保物来保证贷款安全,因此它与动产担保制度密切相关。我国目前虽已有《担保法》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但总的来说还存在法律制度不统一、效率欠缺、配套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金融发展,因此应该在法律及配套措施上进行相应完善。完善的方向大致包括:〈一〉扩大担保物及担保债权的范围,允许各种融资担保物,充分利用企业的财产担保价值;〈二〉简单、高效率设定担保权,以降低融资成本;〈三〉承认非占有型担保物权制度,并用配套措施规范;〈四〉依靠统一的信息系统建立先进合理的公示体系,确立明确的优先权规则;〈五〉制定有效及迅速的担保权执行程序,降低交易成本。
    3.银行主动积极拓展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能够使银行拓展业务空间,有效规避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并可通过产业链的升级赚取丰厚而持久的利润。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主动积极拓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在制度规范上,应该与物流企业合作制定相对统一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规范合同条款,使物流金融业务有章可循;在组织管理上,应该与具有相当实力、规模、良好信誉、规范业务管理和广泛客户网络关系的物流企业合作搭建物流金融平台,并设立专门的物流金融部门,增设地方性机构与网络,变革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使物流金融业务更灵活务实;在信息管理上,除提高自己内部的信息化程度以外,还可以和相关的行业协会以及大型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将自己的网络与行业权威商务网站联网;在风险管理上,应该系统开发质押物和合作伙伴的选择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预警技术以及违约后处置机制等来组成一套新的物流金融贷款分析及风险控制系统,以保证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
    4.树立危机意识,应对国际竞争,把握产业链制高点。
    国外的许多商业银行与物流巨头都将利润的增长点聚焦在与物流有关的金融和资金运作上,它们利用先进的经验和完善的机制对物流金融业务进行不断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客户的跟踪管理,能够给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并能根据客户需要量身定做业务,因此牢牢地抓住了客户,逐渐地控制了客户所在的整条产业链,获得高额利润。它们还将这一模式向中国市场扩张,例如UPS,在2007年8月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拓展物流金融业务,这些构成了国外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控制全球产业链的新动向。
    然而我国业界对这一动向的危机意识普遍不足,还没有充分做好准备提前防范,这将威胁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我国现阶段应该鼓励创新物流金融的各种整合方式:包括物流企业主导型、生产商主导性以及银行主导型等等,并面向市场打造中国的产业链链主,在战略上先行占领制高点,高效整合提升产业链,从根本上促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生存危机。
    5.科学评估供应链风险引导物流金融。
    银行应该准确评估行业供应链风险,引导物流金融业务面向有市场且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从而保证贷款安全。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消费市场将大幅萎缩,开发国内市场已是当务之急,因此,物流金融应该更多支持最终消费产品在国内的供应链条,或是在国际市场上仍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
    6.加强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等研究促进物流金融。
    我国应该加强物流金融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面向客户进行物流金融系统化的产品设计,从而有效地将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集成;设计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一揽子物流金融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整体产业链水平;进行具体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使物流金融健康发展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