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汽车:“龙”腾“狮”舞起大势

2008-10-23 15: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掀开了振兴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恢宏历史新篇。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振兴中国汽车工业为己任的东风人,就把发展轿车事业提上重要日程,1986年向共和国递交了“请战书”。1988年元月,神龙轿车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审批立项,1989年8月,国家正式批准二汽引进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的最新车型,与雪铁龙汽车公司在武汉合资建设大型轿车生产企业——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这是当时我国机电行业最大的合资项目。
  然而,好事多磨,直到1992年5月18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龙公司”或“神龙”)终于破“茧”而出,以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执着的生命力,谱写着振兴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壮丽诗篇。
  作为国家发展普及型轿车的重点工程,神龙轿车项目,从1993年2月开工建设,1997年生产经营起步,到2000年11月一期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其间我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和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市场需求旺盛时,正处在建设之中;在公务车消费趋之若骜时,由于引进的车型定位于家庭用车,市场不领情;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总是与神龙“拧着劲”,规划年产15万辆的生产能力,2000年市场销量才迈过5万辆的门槛。产品销售不畅,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前期投入大,致使企业债务负担越背越沉重,财务成本居高不下。
  进入新世纪,中国“入世”的“惊涛骇浪”,时刻敲打着中国汽车工业这艘急速前行的“航船”。在一片“狼来了”的呐喊声中,神龙公司的决策者和领导团队,没有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更不被来势汹涌的市场竞争所畏惧!
  2001年4月,接任神龙公司总经理的刘卫东,掀开了神龙公司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的新篇章。“必须从战略上解决新产品的来源问题,否则后患无穷”,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和推动,2001年11月,中国入世不久,东风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终于达成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2002年10月,新的合资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范围,增加注册资金10亿元;导入标致汽车品牌;引进共用生产平台技术,成立研发中心,以加快推进技术本土化、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等等,不仅解决了当前的燃眉之急,更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合作层次,实现了东风公司与跨国汽车巨头——标致雪铁龙集团的战略性合作,同时也奠定了神龙在两大汽车巨头全球的战略地位。2003年,神龙公司制定并正式公布了公司2004年~2009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3年的工业化计划、6年的产品计划。2006年7月,东风公司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又共同决定,建设神龙公司的第二工厂,导入生产高档轿车的PF3平台。同时,神龙公司制定的10年战略规划、6年商品计划、3年工业化计划的滚动规划模式得到确定;并确立了支撑公司永续发展战略体系的十大战略,即品牌战略、产品战略、成本竞争战略、质量领先战略、自主研发战略、工业化战略、供应商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组织与信息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着力解决长远发展大计的同时,神龙公司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创新加快发展步伐,深化薪酬分配、干部管理、劳动用工三项基本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吸收借鉴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形成了具有神龙特色的管理模式。
  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上,实行“一个公司两个品牌”的运行模式,建立起“中间精、两头强”的组织结构,推行A管理、预算管理、平台管理等特色管理模式。同时,在企业内部大力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树立全员的成本意识,大力开展全员、全过程、全价值链的降成本行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成立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两个品牌商务部,独立运作;在市场营销上,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和管理模式。在产品研发、工业制造、质量控制、物流运输等环节上,实行“共用技术平台”的严格管理模式。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神龙公司坚持以“以人为本,一丝不苟,让用户更满意”的质量理念、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颁布《质量手册》、制订实施《质量领先战略》、开展“PQ365质量行动计划”,以超越竞争对手、构筑行业内的质量领先优势为目标,在“安全质量、抛锚故障、使用质量、感观质量、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规划了2010年达到的明确目标,使质量管理形成制度化、目标化和全员、全过程控制。严格的质量控制,使神龙的产品质量倍受用户满意、广受社会好评。自1998年富康车成功实现“中国轿车第一撞”以来,东风标致307在中国首批C-NCAP碰撞安全测试中获同类产品最高分,东风雪铁龙凯旋获五星级安全碰撞。公司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2002年,以“十个第一”的显著优势,神龙公司成为汽车行业首家荣获中国环境标志企业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双绿色认证”的企业;2003年2月,神龙公司率先获得汽车行业“3C”产品认证证书;2004年,东风雪铁龙系列轿车荣获了“中国家用轿车市场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的称号;2005年初,神龙公司率先通过了国家质量信誉3A级别的认证;2006年元月,总经理刘卫东荣获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2008年元月,神龙公司被武汉市评为“2007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神龙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致力于提升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建立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也保证了神龙公司产品对中国用户需求的高度敏感性和适应性。截至目前,神龙公司共申请国家专利126项,获授权82项。其中,《东风标致307系列轿车的开发及工业化投产》项目,获2006年度湖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50项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武汉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45项科技创新项目,先后获中国汽车工业、国家和省机械工业、东风公司及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东风雪铁龙爱丽舍车型的开发及工业化投产》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1月8日,神龙公司技术中心被授予湖北省级技术中心和湖北省汽车产业博士后基地;2007年12月7日,神龙公司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穿越世纪的时光隧道,今天的神龙,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
  ——2006、2007连续两年,年产销量稳步越过20万辆台阶,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关口,初步迈上具备国际汽车工业规模经济优势的新台阶,正在向年产销量30万辆、40万辆、50万辆……更高的目标奋力挺进。
  ——产品结构、生产力各要素布局与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宏伟蓝图已经展开,以2007年神龙第二工厂(生产高档轿车产品、年产15万辆能力)全面开工为标志,正满怀信心地步入稳健、快速“永续发展”的新阶段。
  ——产品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已拥有东风雪铁龙富康、爱丽舍、毕加索、凯旋、C2、世嘉、东风标致307三厢、307两厢、206,两个品牌的九个车型系列,产品结构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坚持开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保、节能等优势突出,并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及时回馈社会。党建和企业文化工作卓有成效,系统化的企业文化基本成型,具有神龙特色的“中国优势”,“三先三最”(即:党的路线方针先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掌握,生产经营任务先完成;思想觉悟最高,业务能力最强,工作业绩最优)等党群工作经验,受到中央组织部和国资委的充分肯定。具有合资企业特点的、凝聚着中法优秀文化精华的企业文化基本成型,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良好的企业氛围日趋成熟。
  ——神龙的建设发展,对湖北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促进作用,产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式发展效益日益凸现。截止2007年底,300余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神龙配套,500余家经销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产品的网点覆盖全国,累计生产销售轿车100多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上缴税费150多亿元,创造社会财富的增加值达4000多亿元。不仅如此,在神龙的拉动下,一个气势恢宏的现代化“中国车都”在武汉呼之欲出。神龙公司、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三大轿车制造基地及其技术研发中心,云集武汉,未来5年左右,武汉将形成年产销100万辆轿车的规模能力;德尔福、佛吉亚、李尔、伟世通、法雷奥、康明斯等一大批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头在武汉落地生根,一个振兴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链,在这里集结成群,横空而出!
  经过十几年的引进、消化、吸收、积累和再创新,神龙公司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规划更加成熟,未来中长期规划更加宏伟,2008年~2013年之间,将向市场投放20多款新产品;以生产高档车、规划年产15万辆的第二工厂,2009年建成投产,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产能。
  神龙,从孕育、诞生的那天起,就勇敢地肩负起振兴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神圣使命,承载着老一辈造车人的中国百年“轿车之梦”,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晶,是探索振兴发展中国轿车事业的先行者和开拓者。16年来,它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