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加快建设皮革纺织等五大产业集群

2008-10-23 0: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玉林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多区域合作的机遇,加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实现非公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在全区起示范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在今年第五届玉博会举办的前夕,玉林市市长金湘军接受了记者专访,并对记者提问作了扼要阐述。 
    记者:玉林作为广西北部湾“4+2”成员,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金湘军:风生水起北部湾,玉林向海正扬帆。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广西沿海城市与经济区腹地相互对接、协调发展节点城市的玉林,紧迫感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进一步提升,参与更高层面区域合作,加快构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面临着历史性良机。抢抓机遇,建好城市,当前着重推进三个重点:
    一是构建通畅便捷的城市交通干道。包括抓好在建的兴业至岑溪高速公路、洛湛铁路玉林段建设,保证按期竣工;配合做好或争取开展通往周边的玉林至铁山港、荔浦经玉林至铁山港、玉林至钦州等高速公路,以及合浦经玉林至河唇铁路、玉林至合浦铁路的前期规划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设。同时,与北海市加强协作,共同推进铁山港(龙潭)组团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打造特色鲜明的强优产业园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是园区的“硬件”建设重点;全方位服务好入园企业,是园区的“软件”建设重中之重。引导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园区,实现产业向园区集聚和优化布局,重点加快发展机械产业园、健康产业园、水泥陶瓷产业园、电子产业园、服装产业园等9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尤其是着力规划建设好龙潭产业园,吸引临海产业和配套产业,打造城市南部增长极。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成1个年产值超100亿元、5个年产值超30亿元的工业园区。
    三是重振岭南都会的商贸物流雄风。整合、改造、提升现有商贸企业及设施,重点加快交通物流基地、新团物流中心、玉柴物流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国际中药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围绕服务现有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专业物流中心。整合全市货运信息资源,完善物流公共信息资源查询网络系统,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引导和扶持玉柴物流、三环物流等上规模的货运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记者:玉林被誉为“广西的温州”,玉林如何整合和引导近两万家民营企业朝品牌方向发展,建设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市,从而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金湘军:玉林经商有传统,并且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中小企业1.89万家,个体工商户11万多家(户),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城市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促进这一生力军加速发展,我市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提升非公制经济发展质量,建设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市。品牌引领的路径是:培育产品品牌,树立企业品牌,构建产业品牌,塑造城市品牌。
    从目前成效看,品牌引领已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产品和企业品牌方面,培育发展了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南方食品、三环陶瓷、富英制革等知名品牌企业,又有海螺水泥、燕京啤酒、旺旺食品、新希望饲料、晶石电子等著名品牌先后落户玉林。产业品牌方面,已初步培育形成机械、水泥陶瓷、健康产业、服装皮革和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今后,将继续扶持企业争创品牌,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同时,充分发挥“动力之城”、“世界日用陶瓷之都”、“世界裤子之都”等地域品牌的辐射效应,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来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打造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城市品牌,以城市的品牌作为靓丽的名片,吸引投资,带动城市发展。 
    记者:玉林是如何写好“强柴兴玉”大文章?这对玉林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起到什么促进作用?
    金湘军:实施“强柴兴玉”战略,符合玉林发展的核心战略。“强柴兴玉”,既是玉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玉林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战略实施重点是,发挥玉柴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引进配套企业,促进关联企业本土化,壮大机械产业集群。支持和服务玉柴打造国内一流品牌、世界知名品牌,进一步把玉柴培育成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加快玉柴工业园建设,把玉柴工业园打造成为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品牌工业园,进一步把玉林打造成为“中国动力城”和“中国绿色动力之都”。
    实施“强柴兴玉”战略,有利于加快玉柴新城建设,发展城市新组团;有利于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增强城市“极化效应”,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发展区域竞争力。
    记者:参与区域合作,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关键,玉林主要依托哪些合作平台推进城市建设?
    金湘军:在当前区域合作发展形势下,玉林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主要依托五大区域合作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平台,进一步加快开发开放步伐。二是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竞争。特别是通过服务和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办好每年一届的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依托泛珠三角“9+2”平台,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尤其是加强与梧州、贵港、贺州的合作,建设广西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扩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果。四是依托西部大开发平台,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动力。五是建设好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力争早日成为广西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示范市。
    记者:在推进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中,玉林如何规划城市发展蓝图?
    金湘军:自治区提出的“四群四带”城镇布局,是玉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针。结合玉林创业城市、商贸城市个性特点,高起点规划城市发展,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就现有城区发展来说,重点是“东拓南扩”,拓展城市空间。向东规划建设城东新区,打造具有玉林文化特色的高品位、生态型、可塑性强,集行政商务办公、金融、文化、体育和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向南拓展江南新区、规划建设玉柴新城。江南新区规划建设为集会展中心、国际中药港、西药物流中心于一体。玉柴新城是以培育机械产业集群为中心的现代化新城区。
    对未来城市发展而言,重点是规划玉州-北流-福绵一体化发展,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目前,编制了玉-北-福一体化的概念规划,按照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资源共享来整合谋划三地的发展空间、产业布局、基础设施。

可以预见,经过未来10多年的努力,“玉-北-福一体化”城市建设带动下的组团式城市群将初具规模,城市中心区(含北流)人口将达到100万、建成区100平方公里,承载力、辐射力明显提升,城市“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将进一步彰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生机活力与富有岭南特色的无穷魅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