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动力

2008-10-21 11: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记者郭启林 章利军
    近年来,马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品牌战略为目标,全方位、多元化、多层面开展含铌微合金化钢的技术研究和实验,其中,以含铌H型钢为代表的技术攻关活动,有效推进了铌的应用领域和下游产业技术的发展。在科技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下,含铌品种钢材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突破技术实现海洋石油用H型钢国产化
    1998年,马钢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热轧H型钢生产线,经过几年不断研究实验,马钢于2000年开始向海洋平台行业供应高强度、高韧性H型钢,经过专家技术鉴定和检测,马钢H型钢化学成分均匀稳定、洁净度高、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组织均匀细小、实际晶粒度达9级以上、焊接性能优越,特别是负20摄氏度横向V型冲击功达到美国APIRP2AII类钢的标准要求,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随后,马钢H型钢顺利通过了德国劳氏船级杜、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认证,受到用户和第三方一致好评。H型钢先后用于海洋石油总公司的SZ36-1、QH32-6、文昌13-1/2、蓬莱19-3、东方1-1、渤海赵东等项目的海洋石油平台建造,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实现了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的国产化。该项目申报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获了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名牌、中国钢铁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开发高档产品
    马钢在开发含铌微合金钢之初就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去实施。在铁路车辆制造领域使用热轧H型钢比工字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由于国内当时没有H型钢生产厂家,马钢H型钢投产后,积极开发铁路车辆用H型钢,采用含铌微合金化技术。为铁道部量身定做的含铌微合金化SM400B、Q345T、09CuPCrNi-A等铁道车辆用热轧H型钢,化学成分波动小,强度、塑性、韧性及低温韧性等机械性能均优于有关标准要求,形状尺寸精确、表面质量好,减轻了表面处理的工作量。
全力推进含铌钢技术应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马钢全力推进含铌微合金化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各行各业、众多领域发挥了主导优势。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市场调研,马钢含铌微合金钢产品已用到神舟5号、神舟6号、上海德国大众、奇瑞、江淮汽车、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秦山核电站、龙滩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名牌企业。之所以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得益于马钢领导班子坚持技术创新,得益于马钢技术团队合力攻关,得益于马钢全体职工弘扬 “创业、创新、创造”精神。
    石油、天然气是当前国际上最重要的能源,是我国最紧缺的能源。为了加速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去年,我国与土库曼斯坦等国签订天然气供销合同。在未来30年,他们每年将向我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此,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该工程总长7000公里,计划每条管线年输气量高于西气东输一线的2倍。因此工程采用X80高等级管线钢。由于石油管线很难避免不在不寒、深海、沙漠环境中建设,也很难避免管线要经受地震和地质灾害的考验,所以对管线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地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马钢决心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再创新的辉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