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调整暂时减压企业 中国制造仍有拓展空间

2008-10-21 10: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天坦言,根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研究员李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前几年中国出口增长很快,对GDP的拉动作用相当大,虽然今年前三季度有所减少,但并不是说对GDP的拉动作用就没有了,不能完全否定出口的作用。”
  事实上,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9月,中国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李健认为,前几年中国的外贸顺差一直很大,减少顺差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现在正好是调整经济对外需依赖的好时机,出口对GDP拉动减少的同时,也是消费与投资拉动增长的时候。
  然而,这个转变也会给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带来较大冲击。
  李晓超昨天说到,这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对解决就业、提供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十分关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他也希望中小企业能够迎着困难而上,在困难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样才能抵御各种外来的冲击。
  有专家指出,中小企业现在是调整结构的好机会,一方面可以打开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从欧美转向一些新兴市场。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上周末公布的数据,正在举行的广交会前三天机电馆成交额为60.98亿美元,尽管成交额增长明显放缓,但是有亮点,从增长幅度来看,对东盟、巴西、南非成交增长显著,分别增长38.4%、96.3%和29.2%。
  事实上,在外界看来,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年初的数据相当关键,如果出口依然是温和增长,那么可以肯定中国出口整体受到外部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对于亚太其他地区也将产生连带作用。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昨天发布报告称,如果中国的出口订单继续减少,那么中国会减少进口需求,因为许多进口的产品是为继续加工出口服务的。比如,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资源产品出口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日本、韩国以及东盟一些国家也会感到巨大压力。
  李健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诸如要推出出口退税率上调等措施只能减少企业损失,维持企业出口一定增长,但是不可能完全缓解外部经济减弱的影响,关键还是看外需。
  李晓超昨天谈到,目前出口结构仍有拓展的余地,广交会就显示出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对非洲的有较大的潜力,资源型国家经济增长仍还在加快;同时,政策操作空间还比较大,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政策、产业政策,都有较多的余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