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世界瞩目

2008-10-19 0: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高速公路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建设到拥有5.39万公里网络的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88年,是我国高速公路的起步阶段。为切实改变交通严重滞后局面,1984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作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
  1988年10月,沪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高速公路全长18.2公里,双向4车道,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1989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成为长期指导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依据。1992年,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出台,为我国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1993年,又制定了交通运输上新台阶的目标,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会议,明确了高速公路建设重点。这些重要会议明确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依据、技术标准、投融资方式等,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国高速公路也从1988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0年9月,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沈大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1993年,京津塘(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国际公开招标建成的高速公路。
  到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年均增长477公里。在高速公路发展的第一个10年中,我国相继建成了沈大、京津塘、成渝、济青等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
  1998年,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要加快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年,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明确了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2000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之间形成了快速、安全的公路运输通道。2001年,有“西南动脉”之称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重庆至湛江高速公路经过10多年的艰苦建设实现了全线贯通,西南地区从此与大海不再遥远。同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此后一路突飞猛进,在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分别突破3万公里、4万公里和5万公里,目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我国高速公路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900公里,是前10年的10倍多。京哈、京沪、京珠、沪昆等一批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目前,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拥有高速公路,全国有11个省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2000公里。我国用了不到20年时间,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需要30年到40年才能走完的路,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发展速度。
  最初的高速公路设计施工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为主。随着对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技术的不断探索和积累,在公路路线CAD设计技术,复杂山区公路设计成套技术、特殊地质筑路成套技术、大跨径桥梁和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建设了一批跨越海湾和长江、黄河的特大跨径桥梁以及长大隧道,使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和山岭隧道修筑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重视节约用地和与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建成了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等一批生态示范路。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的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技术等都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才队伍。
  研究表明:里程占公路总里程2%的我国高速公路承担了约20%的行驶量;2005年中国公路客货平均运距55公里到65公里,而高速公路平均运距达到400公里到450公里,大约是普通公路的7倍到8倍;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节约时间50%以上;运输成本降低30%左右,增强了综合运输通道的运力和运量,优化了运输结构,与其他运输方式形成互补和良性竞争,全面提升了综合运输体系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高速公路建设每1元投入带来3元到4.6元的收益,效益显著;每1亿美元的投资,带来约1万人的就业机会,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集约利用土地上,高速公路与普通双车道公路相比,在提供相同的通行能力条件下,其土地占用量仅为双车道公路的50%到66%;高速公路的事故率比普通公路降低40%;汽车废气排放量为双车道公路的1/2到1/3。
  2004年12月17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为我国未来高速公路规划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根据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总规模约为85000公里。这一规划还拉开了我国建立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合理、结构完善、便捷通畅和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的帷幕。
  国家高速公路网建成之后,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它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起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为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舒适、高效、可持续的运输服务,并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在此基础上,高速公路将在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