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加快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

2008-10-18 1:5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贵港市坚持实施“港口兴市”战略,着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 加强公路路网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建设前期工作,构建水路、公路、铁路一体化联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西江“黄金水道” 
近年来,随着“珠三角”与大西南经济往来的不断密切,贵港市港口物流也不断增加,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30%以上。贵港港吞吐量在2003年突破1000万吨,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千万吨级内河大港;2005年突破2000万吨,跻身全国内河大港13强;2007年突破2500万吨,占广西内河主要港口吞吐总量的80%。今年,贵港港吞吐量有望突破3000万吨。 
为进一步开发好西江“黄金水道”,贵港市正在谋划实施“西联、东进、南下”战略,加强与沿江城市的合作,联手把西江走廊打造成为珠三角的便捷走廊、南宁至广州的经济中轴线,与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互动发展和区域合作。 
着眼于将贵港港打造成现代化的港口,贵港市在2006年4月与印尼爱凯尔公司签署了港口改造合作项目协议,同时,鼓励其他集团公司参与港口开发建设。目前,罗泊湾作业区二期工程、猫儿山作业区二期工程、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和台泥(贵港)有限公司专用码头等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其中,投资55亿元的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后,可双向通航2000吨级船舶,结合西江广东段的航道建设,2000吨级船舶将畅通无阻,从贵港直航广东,连通港澳。 
依托港口,贵港市逐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完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功能。目前,贵港市有中远、中海等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的分公司以及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贵港分公司等主要物流企业,规划建设水泥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园区、建材物流园区等一大批大型临港物流园区,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 
此外,贵港市陆续开辟了到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常年货运航班,开通广州港“穿梭巴士”贵港支线和贵港至昆明集装箱快速班列。目前,市内有17家船代、货代服务企业,有跨省水运企业63家、港澳船运企业6家,货运船舶2116艘、运力110万载重吨,并拥有广西惟一的水运信息服务中心,初步形成包括装卸、运输、货运代理在内的完整服务体系。通过贵港港中转的货物中,80%以上是大西南和“珠三角”地区的双向物流,贵港港在沟通区域合作交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连入南广铁路 
经过贵港市的积极争取并基于贵港市的比较优势,南广铁路走向确定了“南宁—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封开—德庆—肇庆—广州”走向方案。国家发改委于今年2月正式批复“新建南宁至广州铁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也于7月中旬在南宁通过专家组评审,项目计划于近期开工。 
根据自治区的规划,南广铁路建成后,将直接接入泛亚铁路网,并入黔桂线及南昆线,形成挺进西部及拥抱东盟的铁路交通格局。南广铁路正线全长400公里,其中途经贵港市线长147公里。南广铁路将贵港市连入后,贵港市连接珠三角和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重要。 
完善公路骨架 
为加快形成外辐射与内循环相衔接配套的发达公路交通网,贵港市正进一步加大公路路网建设力度,继续完善与区内各市、相邻省连接的公路主骨架,构筑起港口、公路、铁路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目前,贵港市正加快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覃塘至凤凰二级公路、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等路网项目建设,并抓紧启动贵港至来宾高速公路、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通水泥路的行政村比例在60%以上。今后三年,贵港市计划新增公路里程1000公里以上,全市公路管养总里程超500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将达4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络总体水平将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 (张智荣 陈玉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