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鏖战”金融危机

2008-10-17 11: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枭冬
    目前,一场金融飓风正在席卷全球。截止到记者发稿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不止一次出台各种应对方案,其涉及金额都以万亿计算。可以说,这一次继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美国金融危机,无疑将使全球经济遭受一记重创。
    金融危机影响如此之大,波及如此之广,给世界各地的汽车工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汽车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眼下,中国汽车业在奔向千万大关的关键时刻遭遇了这场金融风暴,是否能够化险为夷, “保全”自己呢?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采访过程中,谈及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及汽车市场的影响,知名客车评论员曲涛对记者直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汽车工业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必然受到或多或少牵连的。
    对此,记者也特别致电一些业内人士,几乎没有人会反对金融危机正在变为中国汽车业当前发展的一道坎儿,只是大家对影响程度、波及范围、未来预期所给出的答案有所差异。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对记者表示,金融危机必然会对车市产生影响,而这主要体现在政策、资金以及消费信心三个层面。
    苏晖认为,为应对金融危机、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尽管目前没有一项政策针对汽车领域,但汽车行业同样有所牵动。而对厂家和商家而言,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他们的资金周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苏晖介绍说,汽车行业一直是科技、人才、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的短缺将是致命伤害。举例来说,如果厂家没有足够资金做支持,产品的研发、投放、推广都是问题。更让人担心的是,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我国汽车行业就遇到了严重的成本危机:原材料价格高涨不止、劳动力成本加速提升,如今金融危机虎视眈眈而至,厂家的资金压力难免更加沉重。
    同样,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苏晖告诉记者,国内有将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经销商目前正处于维持现状或亏损状态,融资困难,唯恐资金链断裂,使其在市场营销上有心无力,由此带来的销售业绩下滑还会导致越发惨烈的恶性循环。
    此外,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冲击使众多股民财产缩水,也大大打击了民众的消费心理。反射到车市上就是很多潜在消费者选择了继续观望,这对车市没有利好。
商用车能否独善其身?
    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国内刚性需求一直不减。那么,金融危机压抑私车消费的情况是否也会复制到商用车领域,令市场出现大面积萎缩?新华信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陈育松对此特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陈育松表示,事实上,商用车领域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因为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往往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关联较大,二者有一定的匹配性。金融危机尽管波及到我国经济发展,但因国家政策将继续以拉动内需为主,经济建设力度必然还会加大,与此相对应,固定资产投资如加大力度,这对促进商用车市场稳定是非常有利的。
    陈育松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商用车的发展还涉及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今年商用车市场表现得 “前高后低”,主要是国Ⅲ实施带来的适应性反应,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提前消费。同时,年初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油价高企等诸多因素也不能忽视。
    当然,和私车消费一样,用户的消费信心自然也会受到挫伤。不过,短期来看,今年第四季度商用车市场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应该还会维持现状。 “只是,商用车销量出现回升之后,从全年考虑,最终能否达到年初预期尚未可知。”
    同时,对于极易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市场,陈育松认为,与楼市及股市不一样,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延伸到商用车领域就更有限。在出口方面,商用车一直是主力,但我国出口目的地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波动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像发达国家那么剧烈。陕汽相关工作人员就对记者表示,陕汽今年出口市场的表现很不错。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汽车出口受挫颇重,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数据的下降就是证明。各汽车进口国如俄罗斯等国的汽车消费能力下降,商用车引进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且,人民币升值还会继续抑制出口市场。据了解,长城、福田等企业都已调低了年度出口目标。
    而从全局着想,陈育松认为,中长期内,中国商用车市场表现是比较乐观的。他解释到,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现在的货运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随着货运市场的高速增长,商用车市场未来发展绝对有理由攀上新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