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全国内河第一港”

2008-10-17 10:5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杭州近1/3的货物,是通过水路进出的——杭州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我们来算一本经济账: 

    1吨钢材,从苏北产地运到杭州,按照公路成本,需要100元左右,而水运,至少可以节约60%。如果是数千吨的货,公路运输还需要几十辆货车,算一算耗油量,以及造成的污染和公路养护费用,水运一下显出自己独到的优势。 

    所以,《杭州港总体规划》制定的初衷:第一个就是要扩大杭州港的外延和内涵,体现大杭州的概念。 

    原来杭州港的规划,只保留在主城区,就是在钱塘江市区这块和运河市区这块,现在,新的《规划》不再只局限于主城区,而以大杭州的眼光外扩,除了原来的钱江和内河,还包括萧山和余杭。 

    从杭州港的功能和定位,我们可以一窥“杭州港”的野心:总投资81亿元(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打造全国内河“第一港”,成为杭州市、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可以说,杭州港总体规划体现了杭州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和建“黄金水道”目标的城市化进程的需求。 

    物流大亨“回归” 

    看中的正是新规划带来的利好前景 

    杭州港新规划甫出,港区开始招商引资。一时,风生水起。 

    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个从上海“回归”本土的企业——上海富春控股集团正是先知先觉的民营企业之一。富春控股集团重金投资杭州港余杭港区的崇贤港,项目规划投资2亿美元,吞吐量1200万吨、总占地2200亩作业用地,岸线1700米,分两期进行。该项目负责人方醒华总经理说,据国家交通部规划预计,该港区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作业区。 

    富春集团在黄浦港已占有两个民营码头,在嘉兴乍浦港也有大投资,但都比不上杭州港的规模,看来,他们意欲在杭州大展拳脚。 

    方总说,杭州不是资源城市,但这点恰是港口运输发展的一大契机。浙江制造业发达,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同时输出产品,这些,都使得港口物流尤其重要。 

    “我们看好杭州港的发展前景。”方总说。 

    作为在黄浦江上驰骋十年的物流大亨,自然而然也将杭州港和黄浦港作了一个比较。“上海虽然物流模式更成熟、经济腹地更广阔,但港口的发展空间很狭窄:土地资源不足,深水岸线贫乏;而新规划之下,杭州港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规模优势。” 

    物流通畅的关键因素就是交通便利,这一点,杭州港新港区的优势毋庸置疑—— 

    据悉,杭州市政府对新港区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拓展申嘉湖高速公路桐乡、杭州段,并专为崇贤港区开了一个高速公路下口;同时,还另造连接港区周边320、104两条国道的38米连接线,并纳入绕城高速公路体系。浙江物流网
    方总对建成后的崇贤港作业区充满期待,他说,他准备用8年时间回收成本,他们的经验是,厚积薄发,杭州港必将迎来一个盈利“井喷”时代。 

    杭州港野心关键词·“安静” 

    除了“做强做大”,还要做得绿色 

    《杭州港总体规划》的初衷,除了“做大”,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统筹兼顾,完善功能,充分考虑杭州城市定位。 

    原来的规划,港口布局与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港口的功能也仅仅是货运这块,客运、旅游规划没有包括在内,现在的规划,考虑到了杭州旅游城市的定位,兼顾了水上旅游和客运,同时考虑县市货运量的增长,瞄准可持续发展。 

    于是,新规划的杭州港,将由钱江、运河、萧山、余杭、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临安九个港区组成。 

    钱江、运河、萧山、余杭港区是杭州港的主体港区,是杭嘉湖地区大宗物资水运集散地,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发展服务,并兼顾水上旅游客运和江海运输; 

    富阳、桐庐、建德、临安港区主要为当地资源开发和产成品外运服务,为旅游客运服务; 

    淳安港区以旅游客运为主。 

    我们看到,根据新规划,杭州港的建设除了“做强做大”之外,更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剪港成景、使港口成为园林景观、绿色环保的工程,这也顺应了杭州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 

    拖长低音尾调的小货船鸣笛将成记忆 

    拱墅区康桥镇的三里洋码头。 

    微黯的夜色中,村民们挥汗辛苦作业,将货运船上的黄沙、石子、煤炭用箩筐一担担挑下来。拖长低音尾调的旧式小货船鸣笛,好比一头老水牛的“哞哞”声,为这忙碌、热汗朝天的作业场景增添了一线背景音。 

    这是1989年的冬天。乡镇企业刚刚开始兴起。这个当时杭州最北的乡镇并不发达,天然优势就是原生态的河岸线。于是,“逐水而居”的20来个有着创业激情的村民,靠着一台吱呀作响二手旧吊机,批下来的十余亩地,不到50米的岸线,三里洋码头就这么起步了。 

    现今,“三里洋”码头已经成为杭州钢材运输的一大龙头阵地,供应杭州城北几家大型钢材市场。 

    不过,随着城市圈扩大,原处于码头作业区的康桥镇被纳入杭州主城区范围。杭州市区段的港口重新调整,这意味着“三里洋”码头的运作受到限制:作业区土地规模不能再扩大,岸线没有延伸的可能。作业内容需要调整,运输品种类有明确规定。 

    而连接码头港区和建材销售市场的丽水路、拱康路几条主要道路,也因转变为城市公路,在中间植起绿化带,不允许大型货运车辆进入。 

    可以说,杭州港新布局,对“三里洋”人来说有着诸多不便。拖长低音尾调的旧式小货船鸣笛将成记忆。可是他们把这些看成一种挑战,对经营模式和理念更新的激励,也十分理解新规划背后的战略意图。 

    “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作为我们要更注重企业自身产业链的整合,不能扩大就尽力作优。” 
    人力装卸、简单器械向现代标准化作业设备的转化。这一个时代,拼的是技术、而不在规模。 

    于是,他们建起1300万平方米的室内仓库,提高库存能力,在港区发展多种产业,这一方天地,就此华丽转身。 

    “三里洋”人,依旧以乐观的姿态看好发展前景。 

    许多世界名城的发展都与一条河流息息相关: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而杭州,有京杭大运河。 

    海明威说,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的时候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筵席。 

    而京杭运河,不仅仅是一道如画风景,更多的,它承载了城市的运输、生活、文化,见证了杭州的繁荣。 

    城市因水而兴,许多有关杭州的叙述,都会从运河开始。 

    10多年前,一个富春江畔做混凝土制业的小公司满怀豪情,向大上海进发,几历变迁,在黄浦江畔创出了一番新天地——占据了黄浦江上特批的两个企业自备码头,公司也跃升为年销售额5亿多元的集团企业。 

    今年,《杭州港总体规划》获得交通运输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联合批复。 

    于是,这家驰骋上海滩的“杭州籍物流豪门”,又开始逐鹿正在崛起中的杭州港,在崇贤港开发新材料产业园区和综合性港口码头。 

    这一投,就是数十亿人民币。项目全期完工,将会是长三角,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港口作业区。 

    这种“回归”,不仅是故乡情结的回涌,更意味着商机无限。没有精密考量,如何舍得大笔投入? 

    杭州港,这个原本就依运河而生的内河大港口,萌生了打造“全国内河第一港”的雄心。 

    杭州港是一个怎样的港口,它的优势在哪里?为何能引得为数众多的大企业“竞相折腰”? 

    答案就在这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