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已成为一场大规模“出口调研大会”

2008-10-16 10: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全球金融动荡中,如期召开的第104届广交会,已成为各界关注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重要指标。中国官方商务部派出大量人员参与本届广交会的调研,主要部领导将陆续在广交会主持调研工作,在目前的形势下,本届广交会无疑已经成为一场大规模的“出口调研大会”。 
  商务部多方调研
  15日9点,随着本届广交会的开幕,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立即投身到紧张的调研活动中,此前预定的记者采访活动被推迟了近一个小时才举行。
  记者看到,在首先看望了大会特别为实现我国贸易平衡政策、推进中国贸易均衡发展的进口馆内外国企业后,高虎城先后前往宁波、广州、石家庄三家企业考察,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出口形势和产品特色及差异化情况,边走边向工作人员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尽快对参展企业和外国采购商展开调研,摸底今年的出口形势。
  事实上,早在14日召开的相关会议上,高虎城已经提出,要“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努力破解商务发展难题,深入调研,为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外经贸政策制定提出有预见性的分析。”
  据记者了解,16日有关方面还将召集主要企业、地方经贸负责人和商协会参与的座谈会,了解形势和倾听呼声;此外,在11月6日大会结束前,包括部长陈德铭在内的多位主要领导还将亲临大会展开调研活动。
  广交会的晴雨表效应仍在继续
  “紧急调研”的背后,是日益趋紧的中国对外贸易环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申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增速放缓,全球市场萎缩的情况在加剧。
  他说:“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广交会这个‘晴雨表’上反映出来的各种重要的动向和市场趋势,并进行深入的调研,有针对性地分析国际市场低迷所造成的影响,尽快帮助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摆脱困境。”
  实际上,就在交易会开幕当天,一些迹象已经可以让主管部门和企业感到焦虑:一是欧美客商到会人数大幅减少,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大会结束;二是到会客商的签约力度明显不足,海尔公司海外品牌推广本部经理张彬说:“美国客商很少见了。以往来签约的海外采购商,现在更多是来看看;以往来看看的,现在就根本不来了。欧美等传统市场的需求确实在萎缩。”
  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10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4.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顺差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姚申洪说:“总的看来,我国对外出口第四季度要想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和困难。”
  前景仍乐观
  尽管“风声趋紧”,但在本届广交会开幕之际,有关专家和主管官员仍对我国外贸出口前景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整体仍然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
  姚申洪说:“具体分析来看,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出口增速大于20%,下降比较多的是加工贸易份额。”
  尽管如此,很多企业和商协会人员还是希望商务部等主管部门能尽快出台更多的扶持措施,帮助企业度过寒冬。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说,本届交易会向所有有参会记录的采购商发放邀请函,总量达85万户,为历史之最。
  “我们要尽全力扶持我们的企业。”他说。
  姚申洪说,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现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影响较大,而国际市场对价格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的需求应该不会有大的下滑。因此预计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广交会的成交将与上届持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