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发展寻求新机遇

2008-10-16 9: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高伟然
    世界经济衰退,使今年一路高歌猛进的钢铁行业受到影响。自六月以来钢价连续下滑,铁矿石库存不断增加。种种迹象表明钢铁行业出现了拐点。钢铁企业重重危机下必须寻求新的机遇以求发展。
减产保价全球大行动
    目前美国、欧洲等钢厂都已减产,日本马上也将减产,俄罗斯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宣布,以减产15%、裁员10%来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中国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各钢厂不能统一减产,导致价格下跌严重。据内部人士透露,中钢协最新报告提及宝钢和沙钢正在考虑限产。而武钢、唐钢等大型企业已加入限产的行列,由于7月以来库存量激增,以及受铁矿石供应紧张和钢价下跌严重影响,宝钢的限产也是迫在眉睫。这将是一次全球范围的减产保价行动。减产状态将持续一年半至两年。因为钢铁行业走出冬天还是依赖于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一般预计这个周期是一至两年。
钢企重组求发展
    钢铁企业遭遇来自上下游的双重打击,上游铁矿石价格巨幅上涨,“两托”铁矿石的最大供应商施压不断,以“不涨价不发货”为借口逼铁矿石涨价;下游房地产、汽车业萧条,需求匮乏,钢铁业两头受夹板气,一些钢企产多少就赔多少,这些钢企与其生产不如关门。以宝钢为首的钢铁企业在此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作用,高瞻远瞩。9月,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北京和上海两个论坛上,连续两次做了以“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为主题的发言,认为正是在钢铁行业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行业拐点开始显现的情况下,规模扩张必将成为今后宝钢发展的重要一极,宝钢战略方向将确立为“规模+精品”。对于以“规模为王”为特征的钢铁业来说,中国钢企长久以来一直陷于低集中度的怪圈,从而在国际矿石谈判中“屡战屡败”,此次行业深度调整可谓是难得的“并购时间窗口”。华北一些小钢厂已经主动与当地大型企业联系出售事宜。另一些抵抗能力更强的大中企业,则被迫祭出最高幅度达20%的“减产保价”法宝,但效果也难称明显。
展望重组意义深远
    中国钢铁行业的洗牌是一种必然,钢铁企业重组后,增加了钢铁企业的集中度,钢铁企业的规模加大,一些企业的资金能够回笼。在未来做大的基础上从容实现做强和高端技术的提升,涌现出与米塔尔、新日铁等并驾齐驱的一流钢企,拥有对全球矿石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足够定价权。相信未来在借助市场化“无形之手”的力度上,钢铁企业的重组将来的更猛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