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资源优于重庆 四川要当“中国西部水运强省”

2008-10-16 1: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四川拥有优于重庆港的港口资源、航道资源和更低廉的开发成本——这是刚刚结束的全省水运资源深入调查得出的结论。 
    “太让人兴奋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四川的水运资源会这么多、这么好,绝对是重大发现。”省交通厅航务局局长贺晓春说,这个结论把四川运输界震动了。 
    三个新发现 
    从今年大年初三开始,交通部门派出专家组踏访长江、岷江、嘉陵江,踏勘—讨论—再踏勘—再讨论,历时几个月,反反复复走过多次,终于形成了我省历史上第一份水运资源调查报告。这是对整个四川水运资源的一次深入摸底,不仅有水务人士参与,还邀请了铁路、公路和经济、社会学专家,为的是不要就港口说港口,一定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几个月的走访有三大发现,可谓重大突破——港口资源优于重庆港,航道资源优于重庆港,开发成本低于重庆港。”贺晓春透露。 
    报告显示,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四川认为自己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失去了优良的水运资源,仅有集装箱码头岸线3处2.28公里。其实不然,调查发现,三江可供建设大吨位、集装箱码头的优良岸线资源达12处19.75公里,可以支持总规模1000万标箱以上的集装箱港口群,相当于国内第三大港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而按以前的规划,到2030年可利用的总规模才到200万标箱。 
    航道资源也优于重庆港。随着大型水利水电的逐步建成,河流枯水期流量将大幅度增加,川江航道由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成为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的一级航道。岷江通过渠化整治,由通行500吨级船舶的四级航道提高到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 
    开发成本低廉。岸线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装卸效率高。港口后方陆域平坦,可建设完备的公路、铁路集疏运通道,可建设大型仓储区、临港工业园,支持建设物流园区、保税区。 
    物流需求决定投资 
    水运资源优势,争论集中在四川是否需要上这么多港口——四川经济总量有限,建这么多港口,有那么多货物运吗? 
    对此,专门研究临港经济的四川省港航开发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陈俊认为,成都经济区是我省核心经济区,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51.1%,是我省集装箱最主要的生成地。泸州、宜宾和重庆港经济腹地均包括成都经济区。2007年重庆港47万标箱的吞吐量中,有60%是来自成都经济区的货物。 
    另外,码头的生存和外贸密切相关。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到2012年全省外贸额有望达到580亿美元,对集装箱的需求将达到290万标箱。泸州港二期建好以后也只有50万标箱的吞吐量,缺口非常大。 
    物流瓶颈疏解在望 
    较高的运输成本冲淡了四川劳动力、土地成本低廉的优势,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竞争力没有充分体现。水运“新大陆”的发现,无疑给疏解物流瓶颈带来了新的解决之道。 
    贺晓春比喻,公路、铁路、水运的运输成本是元、角、分的关系,也就是说,公路运输要1元钱,走水路只需要几分钱,且开发成本低,川江航道228公里的整治只花了10多亿元,相当于几公里山区高速公路的造价,运力却等同于几条高速公路。 
    四川已经开始出招。规划建设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与成贵等铁路和成—自—泸、内宜、乐宜高速公路衔接。依托港口群,形成由成都经岷江、长江至上海的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对接长三角,参与多区域合作。 
    而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省内灾后重建的需要,相关部门正着手调整水运发展规划。建设“长江上游的内河港口大省”、“中国西部的水运强省”的新目标呼之欲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