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金融联姻需先迈过市场鸿沟
2008-10-14 10: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王亚彬
这也许是山西最负盛名的两样东西了——晋商的金融机构和煤炭。时至今日,山西人再次重申了这两件“法宝”的威力。
10月10日,在环渤海金融合作论坛上,山西省金融协会会长毛金明提出,鉴于山西煤炭大省的省情,应尽快设立 “太原煤炭金融中心”。继北京、天津等城市提出建立金融中心或区域金融中心之后,山西也开始谋求建立金融中心,但重点仍围绕一个煤字。
这是中国最大煤炭生产省——山西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争夺煤炭、焦炭市场定价权的又一次努力。
业内人士认为,该中心一旦成立,借助金融力量,无疑将为山西争夺煤焦市场话语权增添重要的砝码。但在现有条件下,这一进程可能面临种种挑战。
市场化程度不同步之痛
“太原具备建立 “国际煤炭金融中心”的条件。” 煤炭行业知名学者、银河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田书华对此乐见其成。
为此,他专门在博客中撰文指出,山西的煤炭资源优势为成立 “国际煤炭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同时,山西还是中国金融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经济文化的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经设立了中国 (太原)煤炭交易市场,这些都为太原建立“国际煤炭金融中心”创造了条件。
田书华认为,建立太原煤炭金融中心,其实就是建立起煤炭金融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基地,借助现代金融机构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把太原变成 “中国的芝加哥 (世界著名地方性金融中心之一)”。
“作为世界最大煤炭市场国,我们应该具有绝对的煤炭话语权,而要做到这些,在中国建立 “国际煤炭金融中心”就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田书华指出。
但事实上目前在太原建立金融中心热然存在诸多限制。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及安全问题国家整个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一直不彻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现代物流报表示。他认为,我国至今尚无在区域内建立单一功能的金融中心的先例,同时煤炭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迫切呼唤铁路市场化、电力市场化改革能同步进行。
他解释说,煤炭自1993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陷入未能彻底改革的困境。主要是因为煤的运量占铁路运量60%以上,因此,煤炭合同从来就是三方合同。由于铁路的垄断经营,使得煤炭市场化无法彻底;加之电力价格市场化相对滞后,惟有国家在煤炭交易市场起始阶段的全方位协调,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营。
但在田书华看来,煤炭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如果能建立金融中心,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煤炭投融资业务外,还可以以煤炭产品为依托创新很多金融产品——煤炭期货交易。而 “一旦建立期货交易体系,煤炭价格将进一步市场化。”业内人士表示。
传统金融市场下的 “蛋”
借助金融的力量做生意,自古以来就是山西人的骄傲。单山西煤炭行业的融资状况却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一家机构曾对山西7县市煤炭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融资方式只有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两种,大量煤炭企业从银行难以融到资金。
据媒体调查,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形成一个怪圈:企业很难融到资—融资成本高—考虑成本因素,安全系数降低—增加煤矿的危险—更难融到资,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煤炭产业的特殊性,使得传统金融视之为鸡肋,一方面导致煤炭工业 “发展贫血”大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生产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方面难以得到大规模资金支持,限制了做强作大,而另一方面小煤矿却屡借民民间 “热钱”还魂,产业集中度无从谈起。
山西人当然清楚,煤炭行业 “散、乱、小”,不但引发安全事故频发,而且由于缺乏大型市场主体,企业竞争无序,价格波动风险极大。但由于缺少专业性的金融机构,无力对行业整合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大学国际能源研究中心能源金融研究所所长朱四海告诉记者,从能源金融的风险看,煤炭行业存在的四类风险即周期性风险、国际化风险、尖峰风险、系统性风险,而这些只有靠专业金融机构才能应对和解决。
他认为。目前能源金融中的石油金融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而煤炭金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行业发展亟需专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撑。
事实上,山西人早已认识到煤炭金融的重要性。早在2005年,山西就提出 “煤炭金融”的概念,并已经开始付诸行动。正在开工建设的全国性的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就是山西试图推进煤炭金融市场化重要的一步努力。
山西省金融协会会长毛金明在谈到煤炭金融中的服务范围时,强调“主要针对煤炭行业整合、重组等的资金供求等投融资服务……”,神华能源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上述计划能够实现,必然会煤焦行业的整合注入资金血脉。在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及较强的定价权,使得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市场鸿沟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