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给天津农村带来巨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2008-10-13 14: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天津“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大家知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将以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主题,系统回顾和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天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改革开放给天津农村带来巨变

    1978年以前,天津的农村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78年的时候,天津全市农村生产总值(12个有农业的区县)仅有5.03亿元,2007年天津农村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增长29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0年前的不足6%,提高到3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

    2、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5.9公斤,增长1.6倍;每公顷耕地创造种植业产值达到2.9万元,增长5倍。农作物机播面积比重达到80%,提高58个百分点;机灌面积比重达到70%,机耕面积比重达到91%。蔬菜总产量274.4万吨,增长1.2倍,出栏生猪262.1万头,增长2.6倍;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1%,比30年前提升了35.7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经过30年建设,近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几乎所有乡镇距离一级以上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入口都在50公里以内。近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3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1/3以上的村庄实施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

    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30年前,农业收入比重和实物收入比重高达76%和61%,现在已分别降至22%和5%以下,而非农业收入比重和货币收入,则分别提高到78%和95%以上。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7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3.7%;家庭经营农业纯收入1946元,占22.2%;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1568元,占17.9%;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537元,占6.1%。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38.9%,比1978年下降20.9个百分点。收入的大幅上升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过上富裕小康生活的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

    二、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本市的“三农”工作。市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在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形成三个层面各具特色、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天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去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制定了“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全市大会进行部署。总的看,在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得紧、抓得实、推进快,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天津是直辖市、大城市,是城郊型农业。必须按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要求,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近几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步伐明显加快。市委、市政府在有农业的区县,逐个地区召开设施农业现场推动会。今年到9月底,已建成设施农业7.2万亩,在建3.7万亩,这个数量相当于过去十几年的建设规模。设施农业与非设施农业比,平均每亩增加效益3到10倍,出现了一大批净亩效益超5万元的蔬菜、超7万元的菌类、超20万元的花卉生产设施,农民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也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和日常生活。特别是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我市设施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提供新鲜蔬菜9.4万吨,为保障春节市场供应、稳定物价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市还培育了一批蔬菜、果品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启动建设了2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3个优势水产品养殖园区。在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抓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不放松。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河道沟渠46公里,引调农业抗旱水源2.35亿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万亩。我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0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97个,达到农业部标准的“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127个,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78%,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了依标生产。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191个。

    2、以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的非农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壮大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市各有农业的区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结构的调整和增强发展的后劲。以此为基础,非农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目前,12个有农业的区县策划和实施了两批共267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2842亿元,有力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使农村工业和服务业聚集度明显提高。同时,各区县还加大了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吸引更多的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各区县的乡镇工业园基础设施投入近10亿元,入区企业突破5000家。在吸引中心城区工业项目向郊区县转移的同时,面向国内外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1-9月份,全市有农业区县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8.8%,利用外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内资实际到位额832亿元,同比增长89.6%。同时,还扶持发展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强村强镇,培育了一批经济“小老虎”。注重发挥农村地域广、市场空间大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农村特色旅游,以及为农业生产配套的服务业。一批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物流基地等建成。建设旅游特色村145个。今年1-9月份,全市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增加值1337亿元,增长20%以上。

    3、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城镇化实现新突破。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围绕破解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难题,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大量调研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运用以宅基地换房办法进行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所谓“宅基地换房”办法,就是按照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富有特色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房。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的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商务区或经济功能区,用未来这部分土地的出让收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和增加就业岗位。原来的宅基地统一组织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总量不减,质量不降。2005年下半年以来,市政府分两批批准在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西青区张家窝镇、北辰区双街镇、汉沽区茶淀镇等共“十二镇五村”运用宅基地换房办法,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涉及行政村129个、6.9万户、17.7万农民,目前进展得十分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开工建设农民住宅585万平方米,土地整理复垦220公顷,去年底已有5万农民住进新的小城镇,今年累计将有10万农民迁入新居。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思路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认为,天津用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小城镇,富有新意,符合我国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有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国土资源部把天津列为全国土地挂钩试点城市,并专门安排了1433公顷的土地周转指标。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我市探索的“宅基地换房”思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存环境改变、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使广大农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还可以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在不新占耕地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为农村城镇化发展腾出新的空间,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是一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我市还实施了土地流转、融资方式、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收到了六个方面的显著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已建成的示范小城镇——华明镇,在世界87个城市106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最佳实践区。按照我市总体规划,未来将建设或改造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70个一般镇,以宅基地换房思路建设示范小城镇,必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此外,我市今年还启动了100个文明生态村的综合创建工作。

    4、以增加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农村民生工作实现新突破。“三农”问题,农民是核心,收入是关键。我市农民收入近几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今年前9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9288元,同比增长11.9%。公共服务均衡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市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500元,其中东丽、西青、北辰、塘沽、大港等区已经达到2000元以上;54万农村老年人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养老补贴,农民从退休金养老金得到的收入增长了4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参合农民达到350多万,人均筹资水平达到146元,参合率和筹资水平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到目前,已实现了所有乡镇建有医院,64.6%的村庄建有卫生室,68.6%的村庄距离乡镇医院3公里以内;94.6%的村庄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90.6%的村庄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87.7%的乡镇有敬老院,三分之一的村庄有幼儿园、托儿所;78.3%的乡镇有综合市场,半数以上的村庄建有综合商店或超市;16.3%的村庄有体育健身场所,13.9%的村庄有图书室、文化站;超过一半的村庄安装了有线电视;妥善解决了6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问题。

    5、以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我市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一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新城和中心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55%和38%,林木覆盖率达到18.4%以上。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推进以绿色通道、绿色河道、绿色城镇、绿色村庄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建设。从去年底以来,用了7个月时间,高标准完成了5条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工程,去秋今春全市新造林22.7万亩,栽植树木2000余万株。今年9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天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使天津大地绿起来,环境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规划2012年前,农村再造林80万亩,相当于目前全市已有的造林面积,林木覆盖率达到22%。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支持和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森林经营和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现有的荒地、荒坡、荒山、村旁、宅旁、河旁等土地资源,增加植树和绿化面积。我市还不断推进北部蓟县山地和水源生态环境建设、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生态城市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6、以深入搞好“三级联创”活动为重点的农村基层三项建设实现新突破。农村基层组织、精神文明、民主政治三项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市巩固“三级联创”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式,收到了显著效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对157个乡镇(街)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轮训一遍;加大对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基层党支部建设得到加强;完善基层干部队伍选拔机制,80%以上的乡镇党委、90%以上的村党组织基本达到“五个好”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开展形势教育和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有效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完善了自治章程和管理规章,村干部和村民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村务、政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大,普遍推行了村级事务“六步决策法”,村级组织建立起完善的工作、管理和监督制度,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下一步,我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上新水平。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勇拼搏,有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迈出更大步伐,农村的改革发展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谢谢大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