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港”三重门

2008-10-10 13: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在寒流频袭的公路运输市场,要整合公路货运资源,改变传统公路货运的散、乱、低效痼疾,如何建设公路港——现代物流服务功能集成平台和助推器,成为各地发展现代陆路物流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近七成的国内物流是由公路运输来完成的。这个惊人数字背后,却是以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的。
    据统计,我国货车的空载率高达40%~50%,而美国公路货运的返程空载率只有5%。我国公路货运的运力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空载率居高不下,这是我国公路货运行业没有将货源和车源合理配置的集中反映。而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数以千亿计。
    长期以来,公路货运没有像航空港、海港实现整合和经营,拥有货运营运资格的 “散户”车主甚至一些中小货运企业还依靠 “撞大运”的方式搞公路货运。这不但不利于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也阻碍了我国社会大物流的步伐。
    公路港服务功能的体现,与海港依托海运、航空港依托空运一样,要充分发挥其拥有的公路枢纽的优势形成货运节点。具体地说,就是整合资源,这里所说的 “整合”,并不是简单的车源与货源,而是延伸至整个货物运输的流程,整合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
    因此,对于公路港的筹建者而言,评价公路港的服务功能是否完善,要从它对公路运输与物流所发挥的作用来看,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要看其能否最大化地实现车辆与货源的合理配置。通俗地说,就是用最适合的车辆来运输适当的货物,以期达到以最佳的运输效果、最低的运输成本,最大化地满足货主对运输全程服务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做运力与货源的“媒婆”。
    专家认为,对运输全过程的监控,保证货物安全可靠地到达目的地;对运力提供必要的管理与服务,保证运力有完好的技术状况与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与驾驶技能;最大程度地方便货主,使货主能够及时地了解货物的运输状况。所以,提高公路货运业的交易质量,在更优化的层次上实现运输资源的配置,为货主与车主包括驾驶员、货物与车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些都是公路港物流功能的重要体现。
    对于准备筹建和已经在建的公路港,经营者必须摆正心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能将公路港当作“形象工程”。
    在某区域的公路枢纽城市构建公路港,便利交通和四通八达的路网是一个公路港物流服务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交通枢纽的功能终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服务于其所能辐射的制造业和商贸业,因此审视公路港建设对盘活当地商贸流通、重视服务功能的建设与服务作用的发挥才是公路港 “真谛”。除此之外,更应注重公路港与当地空港甚至是海港的物流服务功能相匹配,在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等方面与其保持步调相似或一致,为多式联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路港是连结生产企业与水路物流、铁路物流甚至是航空物流的重要节点,其物流服务功能是商贸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公路港应发挥类似海港、空港的集约和管理功能,使公路货运运力在公路港内得到有效的调配,真正做到了依托公路优势,借助沿海港口、铁路枢纽、航空机场,在集运输、联检、报关功能于一身的新的出口通道,缩短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降低社会大物流在公路货运环节的物流成本等方面,公路港被寄予厚望。
    那么公路港怎么加强其服务功能,如何在立足于交通圈和经济圈在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其服务功能?
    要摆脱传统的公路货运交易市场的认识,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公路运输体系中。公路港在建设时,既要拥有功能完善的综合公路货运服务功能,也要拥有单一的零担站、集装箱中转站的功能。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地建设与设置基础设施,这不仅丰富了公路货运站的内涵与外延,也满足了不同类型的客户对公路港的多种服务需求,体现了公路港的差异化服务。此外,还要考虑设置完备的货运交易业务模块,并与中转换装、装卸仓储、信息服务等等服务实现同步协同发展。
    上海道路货运公共信息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路运输与海运、空运相比,标准化程度还是比较落后的。在货源类别上,有很高端的,如运输芯片、电脑、手机等,也有极为低端的,如白菜、土豆等。高端货物与低端货物的运输跨度特别大。每一个类别运输的标准都不一样。一些危险品和化学品的运输国家有一些标准,其他货物的运输根本就谈不上标准化。因此,对于正在积极筹划或建设的公路港,运输的标准化不仅影响了公路货运效率,也影响其与其他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的对接。物流运输的标准化不光在公路货运领域,其他物流领域同样因标准不统一使物流效率大打折扣。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法规、标准已迫在眉睫。
    公路港的集约功能是区别传统公路货物运输模式的最大优势,但要使集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信息化水平的优劣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货运交易市场,货源和车源由于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用不恰当的车辆或运输方式来运某一货物,或者延长车辆或货源等待的时间。要从根本上改变由信息不畅导致的运力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延误,并不是仅仅通过设几块电子显示屏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要用信息技术首先实现在单个货运交易市场内运力与货源的自动寻优结合,然后,逐步扩大到城市范围内、区域范围内乃至全国范围。这样不仅能够使每单货运交易货源与车源的结合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而且还有利于解决返程车辆的配载问题。
    即将于今年10月底建成运营的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是继空港、海港建成后,上海为实现全程物流提供的一个终端基础平台——陆港基地,它将为上海完善全方位物流供应链添上关键的一环。据介绍,新建的陆上货运交易中心规划设置有150个席位的主交易大厅,引入全国大中城市的一流货运企业,形成与150个城市相连的定班货运专线,通过网上交易平台,承揽省际回程货物,加速货运周转。
    归根结底,公路物流港只是物流链条上的一个节点,如何把公路物流港与空港、海港甚至是铁路港的服务功能有机的融合,信息化程度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货源信息在公路货运与海运、公路货运与空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中实现共享,不单单是减少报关次数,节省运输时间,完成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间高效衔接,也是发展多式联运,为区域大通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必经之路。
    对于在建公路港,必须跳出传统的仓储、货物中转等功能,而从为客户提供企业营销宣传、物流咨询、业务交易、支付管理、网上协同办公等等物流服务功能上寻求突破,这才是公路港物流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