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出口纺织品小批量不合格情况严重

2008-10-10 11: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国内宏观政策等影响,无锡新区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一定的滑坡。截止9月底,新区纺织品、服装出口报检978批,抽样送实验室检测96批,其中因涉及安全、卫生、PH值、甲醛、色牢度、纤维含量、外观等原因导致产品不合格的9批,批次不合格1%,实验室抽检不合率10%。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9批检出的不合格中,“小批量”出口货物有7批。某羊毛衫企业,生产二批混纺交织羊毛女衫,出口地区分别为丹麦、挪威;数量为113件/3箱、337件/7箱。根据合同要求及水洗麦明确规定,原料成分:丝33%毛%34尼龙33%交织,经抽样检测,服装原料成分实际为36%毛64%涤沦,不符合客户合同要求。某印染企业二批素色印染布,出口地区为越南。分别为9750米/52卷及2180米/9卷,合同要求经、纬密规格140X140,经抽样检测,实际纬密为125,不符合客户合同要求。一批真丝方格布1000米/10卷,出口新加坡。经抽样检测,PH值8.05不符合客户要求,面料外观检验手感发硬、发糙,边道有1CM深的破边。某印染企业二批染色全棉斜纹布,出口保税区。数量23卷/2074米,31卷/2061米。合同要求有效幅宽为58英寸,经现场检验,发现幅宽比客户规定的有效幅宽超出+1.5—2英寸,不符合GB/T411-1993标准要求。
  “小批量”出口货物连续检出不合格,关键是“小批量”容易被忽视。由于纺织行业遭遇贸易壁垒和宏观方面的双重困难,市场价格竞争日益加剧,“小批量”的微薄利润甚至是亏本生意没有大的企业愿意生产,客商只能去找“小企业”生产;这些企业长期生产内销产品,不具备出口条件,有的几年才加工一批出口货物,质量管理水平低,技术设备陈旧,缺乏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及标准知识;个别企业岌岌可危,开开关关,工厂地址经常变迁,没有检验监管基础或延续性;也有的企业虽然较大规模,但由于市场纺织品形势不佳,为了拉住老客户,迁就客户要求,不计成本留住客户,生产中则偷工减料,造成“小批量”出口产品质量隐患较多。
  因此,检验监管部门必须强化对“小批量”出口货物的检验监管,对新报检的出口企业,首批必须全项目检验检测和现场查验,对实施批批检验和抽检的企业不能根据报检批的大小设定抽检,同时要严格小型生产企业的原辅料进料检验程序和供货方的控制,杜绝企业为降低成本而购进价廉质次的原料,杜绝个别外贸公司为使小批量不亏本为,不如实标注产品成分标识,如标高含棉量、含毛量或含绒量等行为的发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