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虾类产品出口增长乏力

2007-9-5 10: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广州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1~7月,广东出口虾类产品4.2万吨,价值2.2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分别小幅增长8.1%和5.7%。广东虾类产品再现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
  海关分析认为,广东虾类产品出口增长乏力,面临三大问题值得重视。
  1.再度遭遇贸易壁垒警告。2007年6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布警告,禁止中国鲶鱼、鲮鱼、虾和鳗鱼的进口,除非中国国内出口商能提供相关详细材料,证明其对美出口的水产品未使用任何非法添加剂,美国才对该出口商的产品予以放行。美国贸易壁垒警告带来的冲击已在7月明显显现。
  2007年7月,广东对美出口虾类产品1855吨,比2006年同期下降24.2%,占7月广东虾类产品出口总量的28.6%。美国此次对我国虾类产品再次发难,将可能引发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对我国水产品采取类似措施,在美国宣布禁令之后,欧盟国家随即宣布将对这些产品实行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2007年7月,广东对欧盟出口虾类产品122吨,比2006年同期急降61%。
  2.非涉案的加工虾类产品量增价减。“制作或冷藏的小虾及对虾”已逐渐成为广东最主要的虾类产品出口品种。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广东“制作或冷藏的小虾及对虾”的出口平均价格逐年下滑,由2002年的7276美元/吨下跌至2006年的6091美元/吨。2007年1~7月共出口3.6万吨,增长25.7%,占同期广东虾类产品出口总量的84.7%,但出口均价跌至5796美元/吨,下降5.4%。
  目前,“制作或冷藏的小虾及对虾”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近年来,广东对美国出口“制作或冷藏的小虾及对虾”的出口均价也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由2002年的7276.2美元/吨下跌至2006年的5596.5美元/吨。2007年1~7月,广东对美国出口该产品为1.1万吨,增长8.2%,占同期广东“制作或冷藏的小虾及对虾”出口总量的33%,出口均价跌至5395.7美元/吨,下降5.3%。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过于单一。2007年1~7月,美国、中国香港和墨西哥三大市场占广东虾类产品出口量的近60%,而且同期“制作或保藏的小虾及对虾”出口量占出口总量达80%。目前,广东虾类产品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过于单一的出口结构不利于规避风险。一旦上述国家(地区)设置贸易壁垒,广东虾类产品出口将遭受沉重打击。
  为此,海关建议,广东虾类产品出口企业应随时关注主要出口市场的进口要求和检测标准,采取国际通用标准生产加工,提高水海产品的出口检测水平。此外,企业应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增强抵御贸易壁垒风险的能力,同时应尽快健全行业协会机制,加强行业协调自律,提高组织能力,实现虾类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