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借青藏铁路“北向发展”加强与西北省区合作

2007-9-29 10: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青藏铁路通车至拉萨,使西藏的区位优势得到极大提升,同时现代“唐蕃古道”上的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的区位优势出现新的内涵。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以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同构性、互补性为基础,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有着潜力巨大的合作空间,这一区域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区位功能各显优势 产业互补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委书记孙勇说,铁路把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连在一条线上,构成了类似“唐蕃古道”“古丝绸之路”的中国经济“西向发展”大通道,形成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梯状“轴线”。随着下一步青藏铁路在西藏境内的支线向中印、中尼边境延伸,与南亚大市场接轨,四省区的关联度还将进一步放大。 
  孙勇说,青藏铁路延伸沿线上的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日喀则、林芝等点状分布的城市,以青藏铁路为轴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带”,而且四省区经济形态既有同构性,又有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西藏和青海在矿产、旅游、农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优势趋同,整合基础强劲;青海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条件比较成熟,可资西藏借鉴;甘肃的“西北商品集散地”和“西部加工业大本营”优势,可作青藏两省区的“前锋”;陕西的高科技和富集的人才资源,以及发达的制造业,又可成为三个省区的“后卫”。 
  “眼下,西藏丰富的资源需要开发,产品需要找到市场,产业建设需要通过区域合作来突破。”孙勇介绍,铁路“大动脉”让西藏看到“北向发展”的良机,自治区希望充分利用铁路的纽带作用,依托国内大市场,突破“闭环”经济,完善自我造血功能。 
                            ——西藏积极开放 吸引多元化投资目光 
  青藏铁路开启了西藏走下高原的大通道,也打通了“世界屋脊”发展思维的“大动脉”。对于和青海、甘肃、陕西的经济合作,西藏显露出两方面的积极性。 
  一是政府层面上的积极性。自治区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念东介绍,这几年自治区很强调和西北的合作,在“十一五”规划中的“朝南向北”发展思路里,都有和青海、甘肃等开展合作的内容。西藏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相关各项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明确表示欢迎全国各种经济主体、投资主体前来投资,并提出最欢迎大型企业前来投资。 
  同时,西藏还提出向兄弟省区学习的口号。如自治区提出发展要有“内蒙古的眼光”――抓大放小,要有“青海的做法”――内引外联抓别人的品牌,要有“新疆的胸怀”――靠区外大型企业拉动自己等。  
  二是企业层面的积极性。目前,这一经济带的合作虽然还缺少政府导向,但是在企业层面的各种合作非常积极,陕甘青三省很多企业抢先一步到西藏寻求发展。 
  记者了解到,拉萨市2006年8月中下旬举办的雪顿节签订了总资金达24亿元的56个招商项目,光来自甘肃的企业就达120多家,规模空前。自治区招商局副局长康浩介绍,仅去年7至8月进藏企业的数量就比2005年全年总和还要多。 
  2007年拉萨市雪顿节经贸洽谈会投资金额更是成倍增长。拉萨市招商引资局局长米玛次仁介绍,经贸洽谈会共达成合作项目41个,项目总投资75.1亿元,投资总额比上届增长1.4倍。引进了一批在房地产、太阳能、星级酒店、温泉、矿产以及青稞、牦牛系列保健品生产与销售方面,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看好、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项目。签约项目领域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旅游开发、藏医藏药开发,以及民族手工业、房地产开发和商品流通等领域。 
  目前西藏到处洋溢着繁忙的开发建设景象:国内外客商争相围绕旅游业、矿产业、餐饮服务业等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广大群众也纷纷兴办“农家乐”、藏餐馆,以及参与运输业、特色养殖业等。投资热潮使西藏此前较为单一的以国家投资为主的格局,迅速向多元化投资格局转变。2007年上半年,西藏经济增长创十年来新高,其中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而在“火车商机”刺激下,全区2006年非公经济纳税比重已超过国有集体经济。这些资金主要集中在矿业、旅游业、建材、商贸、宾馆饭店等行业。 
  “青藏铁路开通后,进藏投资的商家络绎不绝,除内地的大量资本外,还出现了不少‘国际元素’。”在西藏首个外商独资五星级酒店拉萨瑞吉酒店施工现场,拉萨市招商局副局长张碧芳告诉记者,过去拉萨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如今投资五星级酒店的商家就有四五家。来自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客商开始涉足藏毯加工等领域,肯德基也在考察洽谈入驻拉萨的事宜。 
  许多商家不仅瞄准西藏“处女地”开发的优势,更看好“世界屋脊”连接东亚和南亚陆路贸易“桥头堡”的前景。西藏·南亚国际商贸城董事长何立超介绍,投资前他们到东部沿海地区考察时,众多商家纷纷看好青藏铁路的延伸与南亚大市场的接轨,冀望这一商道会比目前经马六甲海峡的海运更加方便和经济。 
  “南亚是个拥有20多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何立超说,印度、尼泊尔的商人也十分注重这条陆路通道,一旦拉萨至日喀则的铁路支线建成,西藏“桥头堡”作用会更加明显,甚至韩国、日本产品也可能前来“坐火车”。“唐蕃古道”将演绎为沟通南亚的商贸“大陆桥”。 
                        ——“携手”聚优势 “单蹦”会“撞车” 
  西藏和青海的分析人士认为,凭借资源富集的西藏空前的开放姿态,陕甘青藏四省区如果携起手来,不光会“放大”区域优势,而且能提升各自在国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品位。而若“单蹦”下去,则会出现“竞争大战”,导致“几败俱伤”。 
  首先,青藏两省区各自的优势,基本上又是共同的优势;相异之处又是彼此的有益补充,完全可以结伴整合大打“高原牌”。如青海可作西藏矿产加工基地,西藏可为青海旅游开发的黄金线路等。  
  其次,区位优势把甘肃推上“全新物流中心的宝座”。在以青藏铁路支线为基础的中国“南亚陆路大通道”上,甘肃无疑成为四省区“北上南下”的枢纽,并且可以结合陕西的技术优势,在交换青藏两省区资源优势的同时,促使青藏高原特色产品向东找到大市场。更重要的是,“东扩西进”的产业链条和商业步调,将使兰州超越成都此前在青藏高原的商业中心作用。 
  此外,陕西可避免目前“东进南下”的尴尬。陕西属于各种战略资源最齐备的省份之一,可是近年来“东进南下”不占优势,主因是与东部和西南省份差距大。而对于西部来说,其人才、技术、区位等方面相对占有不小的先机。 
  王念东说:“以青藏铁路为依托,以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同构、互补为基础的四省区合作,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