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7-9-27 14:3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如一股春潮在中国大地涌动,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的水运伴着这股春潮迎来了风雨之后最灿烂的彩虹。到2006年,长江水运货物运输量(包括内河运量和江海直达运量)达到9.9亿吨,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内河。长江水运在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沿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目前,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是依靠长江水运来保障的。 
    让我们记住这些镌刻在长江水运史上的时刻: 
    2005年11月21日,交通部宣布10.5米深水航道正式从长江口延伸至南京。这使长江口的深水航道向内陆腹地延伸了430公里。深水航道开通后,3万至5万吨级的船舶可满载直达南京,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江苏实现“两个率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05年11月28日,长江沿江七省二市政府和交通部共同召开了“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并成立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长江水运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6年9月30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开工。工程建成后,长江口航道可满足第三、第四代集装箱船和5万吨级船舶全潮双向通航的要求,并兼顾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及20万吨级减载散货船乘潮通航需要。2010年前,长江口深水航道将加深到12.5米,形成全长92.2公里、底宽350米至400米的双向航道。 
    2006年11月21日,交通部及沿江七省二市主管交通的政府官员会聚南京,召开首次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就进一步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行部署。与会各方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期间长江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重点推动航道治理、港口规划与建设、船型标准化、三峡过坝运输扩能、水运保障、干支联动六项工程。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水路运输,提高内河通航条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江海联运”。内河水运被纳入了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也要求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内河运输。 
    新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了沿江各省市建设黄金水道的积极性,黄金水道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上海市明确了以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的水运建设目标;江苏省将港口和航道建设目标列入本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安徽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建设“皖江经济带”的战略目标;湖北省提出了水运振兴工程,加快建设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航运体系;重庆市加快了“以水强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云南省把加快水运建设作为老少边穷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