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的梦想 阿里软件谋求农村包围城市

2007-9-26 16:0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们的梦想是,在3年之内发展200万付费用户。”这是王涛近期定下的目标——考虑到这位阿里软件总裁依靠着阿里巴巴平台上现有的1900万用户,假设每个付费企业能够年付1万元人民币,这可能就是个年收入200亿元的大业务。 
  在王涛的设想中,收益将来自SAAS (以软件为服务)。这位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的软件行业资深人士提到SAAS就显得有点兴奋。他和整个中国软件行业目前都希望证实的问题是:SAAS能否创造出新的重量级软件企业? 
  8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7SAAS在中国——首届中国软件运营服务大会”上,王涛讲解了自己的梦想。不同于支撑目前软件业运营的许可证销售模式,SAAS以付费托管服务为主要形式,用户不必一次性购买许可证,而是通过订阅在线软件服务,实现按需付费。这一方式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针对SAAS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2/3的参与调查企业不是“已购买”就是“正在考虑”以“订阅模式”购买软件。
  一般而言,软件业每出现一次颠覆性创新,就可能诞生一个重量级玩家。当操作系统从大型机向个人电脑过渡时,微软出现了;当管理软件的B/S架构阶段来临,SAP应运而生;如果SAAS果真是一大趋势,中国企业是不是获得了创造性破坏的机会?
  加入阿里巴巴前担任过金山公司副总裁的王涛,把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以前,计算机还只在一些大型机构中使用,软件以Windows等操作系统以及简单的文字处理为主;第二阶段是在1995—2006年,用友、金蝶等一批国内管理软件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而第三阶段正是目前的SAAS时代。 
  “SAAS的出现,使得软件的应用发生了直接的变化,用户可以通过网上支付和交付来得到软件的使用权,可以快捷地进行体验,按使用时间租赁付费。”他比喻到,“软件的使用就像拧自来水笼头一样方便。” 
  由于阿里巴巴平台上数以千万计的用户以中小企业居多,在接触市场之后,王涛发现这些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非常低”,这使得更为灵活的SAAS模式有了天然的发展空间。 
  “SAAS不需要安装;可以让中小企业免费体验;用多少买多少,不用为未来先支付费用,因而大大降低了他们进入软件的门槛。”王涛说,据估算分析,企业使用SAAS的软件应用成本仅仅是传统软件模式的10%—20%。这个看上去一触即发的机遇,正是今年1月阿里软件成立的主要原因。经过半年的运作,阿里软件的目标和战略已逐步清晰:通过SAAS模式成为软件业后进者中的佼佼者,结合自身资源,以网络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来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让人激动。但此前也曾有一些公司在中国推广SAAS,由于是从零开始开发一块空白市场,效果并不理想。雄心勃勃的阿里软件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王涛对此并不否认。但他仍然强调,截止2006年12月的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做生意有190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这是阿里软件的独特资源和立足之本。”他说。
  阿里巴巴自有一套盘算。其B2B电子商务平台上每月有数百万活跃用户,根据阿里巴巴的战略规划,其最新目标是要完成从“Meet at Alibaba”到“Work at Alibaba”的转变,即不仅给企业提供在其电子商务平台上洽谈生意的机会,更要提供包括企业管理在内的整个运营平台。因此,阿里软件的目标是帮助这些用户完成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的全面整合,从这些企业用户的外部渗透到内部——SAAS的出现就显得自然而然。 
  “一旦阿里巴巴的这些电子商务用户转变为SAAS用户,这些中小企业会进一步影响大中型企业,他们是上下游的关系。”王涛乐观估计,这是一条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但哪怕解决了用户来源问题,SAAS的挑战仍然来自于自身的可用性、安全性这两大问题。王涛为此拿出的解决办法是: 开发出用户的需求,并与业界共享,同时发展一批第三方服务的提供商,建立强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电子商务数据交换标准。他认为,一旦提供商和数据交换标准建立,用户可用性和安全性也相应得到了保障。 
  不过,目前谁也不知道这套方案的效果如何——没有企业如此操作过,也许以后也不会有。王涛笑称,阿里软件是唯一一家把自己的全部赌注押到SAAS上的中国公司。他更希望这条探索的道路变得热闹一点。
  “最好是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个行业中,共同培育市场。”他说,“一条街上有很多家餐馆才能赢得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