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钢铁物流发展现状

2007-9-25 15: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加工配送发展规模偏弱
    目前,国内钢铁产品大部分还是通过市场流通到达用户手中,钢厂直销力度虽然在加大,但相比4亿吨的产量,直销的比例还比较小。放眼整个钢铁供应链,钢铁物流技术水平明显偏低,主要体现在组织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交易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布局不合理,物流效率低、成本高。钢铁生产领域外的销售、运输、加工、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还没有形成通畅的流程,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协调。同时由于物流相关企业信息化程度还较低,物流信息系统相对滞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钢铁贸易流通企业有20万家之多,仅在上海就有6000多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时常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兴洲认为,我国存在大量的钢材交易市场和钢材经销商的情况,与下游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有密切关系,我国钢材消费主要是大量分散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建筑公司、金属加工企业和工程项目,耽搁用户对钢材需求量少,种类多,而且不确定性大,钢铁企业无法直接满足这些分散的、需求量较小的用户的需求,而交易市场和钢材经销商则通过其集散功能,满足终端用户对不同品质、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用钢要求,完成钢材从生产企业到最终用户的转移。
    钢材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有效地提高了钢材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由于许多交易市场经营规模普遍偏小,所处地域运输条件不佳等,导致服务功能往往不适应现代化商品流通发展的要求,而且市场管理往往缺乏有效机制,市场秩序存在不少问题。
    另外,钢材剪切加工配送中心和仓库数量也大幅上升。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300余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在数量上和美国相差无几。但是,除大型钢厂、大型物流企业以及外商兴建的钢材加工中心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外,大部分剪切加工中心规模比较小,设备落后,加工水平低,无法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
加快发展正逢其时
    国内钢铁物流中心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产地型、消费型和交通型,或综合上述2~3种的综合型。目前大部分主要为消费型和交通型,靠近消费地区,贴近终端用户,并且交通便利。这些钢铁物流中心首先是钢厂或贸易商自有资源的剪切加工,其次为社会提供外来加工,而其加工业务首先依赖自身贸易的带动。
    从钢铁物流中心的运营主体来分,大致有两类,即钢厂和贸易商。对钢厂来说,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够延伸钢厂产品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能够发展更多直供户并贴近直供户,稳定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固钢厂与用户之间供应链,形成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结成产业联盟,同时获取更为可观的利润。所以,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钢厂投身到建立加工配送中心的“革命大潮”中。
    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钢铁物流中心要数宝钢。为了在全国主要的钢材消费地建立加工中心体系,构筑一个能够向中国国内外用户提供迅速的钢材配送和高质量服务的物流体系,宝钢国际与三井物产合资的宝井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经排出五年计划,进一步进入汽车板激光拼焊、汽车零部件等更下游领域,准备到2012年共在全国开设加工配送中心46家,加工能力将从原来计划的30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宝井更多引进了三井的理念和管理,在整体运营上明显处于国内前列,但其业务更多还是为宝钢内部体系服务。
    武钢、首钢、邯钢、鞍钢、马钢、攀钢等也斥巨资在各地建立多家钢材配送中心。理论上,钢厂具有自身强大资源优势,但由于其产品分销渠道较多通过代理商和经销商,有些钢厂所建的钢铁物流中心不能和原有销售体系密切融合,导致钢铁物流体系脱离于销售体系之外,生产加工线没有充分利用,钢铁物流中心的作用不能较好发挥。
    而贸易流通企业利用服务手段上的优势,通过与多家钢厂之间建立的稳定资源渠道,稳定上下游关系,成为钢厂和用户之间的重要中间桥梁。贸易商或相互联合,或与钢厂合资,或与用户合作,建立仓储和剪切配送中心。不仅贸易商,包括仓储加工企业以及钢材交易市场等,都呈现向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转型的趋势,以期突破简单的仓储和相对简陋的加工设备,更好赢得贸易商和用户欢迎。目前,这一势头非常之快,设备的档次及加工质量也越来越高,选址也更加合理,不少国内一些专业仓库、铁路线已具备了专业仓储和剪切配送功能。
    由复星集团和舜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钢领”项目——宝山钢铁物流商务区,着力建设钢铁电子信息与交易、金融服务、物流分拨、会展服务等四个功能中心,打造一个立足上海、服务全球的钢铁产业资源交易中心,也就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钢铁共同市场。其交易的资源将不仅包括各种钢材,还包括钢铁上游产品,如矿石、焦炭等原料,包括钢铁下游产品,以及冶炼、轧制设备、各种技术和相关服务产品等。将通过打造网上信息平台,通过产业聚集的规模优势,吸引和整合宝山及周边地区的仓储、物流资源,形成一个共赢的产业链。目前,钢领项目被列入上海市20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钢铁物流领域颇有代表性的还有华冶集团,可被称为国内民营贸易企业向加工配送转型的先驱。华冶以H-MART为理念核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06年建立面对终端制造行业的钢材直供服务体系;舜业钢铁集团已在华东多个地方建立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钢材分销服务体系;上海宝闽集团除铺设自身加工中心外,还推出“宝闽”牌钢板,着力打造自身品牌。五矿、邯钢、舜业合资成立的五矿邯钢(苏州)钢材加工中心,镇江惠龙港钢铁物流中心等都开始运营、建设中,取得不错的发展势头。
国外钢铁物流模式
全球钢材流通分为三大模式:第一种是日韩模式,绝大部分通过综合或专业商社,钢厂直供自销的只占3%~5%;第二种是欧美模式,绝大部分钢厂自销或实施加工配送,20%交给销售商;第三种就是中国模式,介于前两者之间。据国家发改委2004年对76家重点钢铁企业统计,通过流通环节销售的钢材占63.8%,但这个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日本:日本的钢铁流通机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经销商,他们与钢铁企业有直接的贸易关系,经营包括钢铁产品在内的大多数产品,资本雄厚,信誉度高,同时也从事进出口贸易,在钢铁贸易方面,主要以大宗供货、连带合同、直接供货为主。
    另一种是二次经销商,他们与钢铁企业没有直接贸易关系,从一次经销商处进货,保有一定的库存量,以满足小批量或当地需求的多品种,多规格,满足定单的快速供货为主。为了能够尽快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二次经销商可以综合用户的小批量要求,向一次经销商一次性进货,具有整合客户的功能,以为建筑行业供货为主。
    日本剪切中心是典型的贴近用户的布局模式,其辐射的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不超过100公里,单体的规模一般在15~20吨/年,而且其剪切中心,薄板、中板、厚板、特殊钢都是分开的。业内专家认为,剪切中心就是为钢厂和最终用户服务的,但是随着用户要求的逐渐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成分逐渐增加,所以剪切中心越来越倾向于贴近用户。按这种模式,主要采取就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行编网。
    日本对钢铁的生产是有先行指标,并按照需求部门的钢材消费量来计算的,而库存的统计则是通过对钢铁企业的库存、经销商与特约店的库存统计为主,调查的覆盖面在65%左右,每月统计对象都是同一个单位,能够获得相对稳定与真实的库存数据,可以通过统计掌握日本当前钢材的库存量。
    美国:美国瑞森模式被认为代表了国际钢铁流通业的主流模式。瑞森公司作为北美最大的金属加工配送企业,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其中钢材销售约占75%,除在加拿大、墨西哥和亚洲有海外网点外,在全美国几乎所有各州都有加工配送网点,计达80余个。其加工能力从型材的锯切、弯曲、打孔、焊接、除锈,到板材剪切,甚至到钢材不锈钢零部件精细加工。在重要钢材消费市场,一般设有一个中心仓库和加工中心,除有大量库存外,并配以较齐全的钢材品种和各种加工设备,而在中心仓库周围的市场,则建立一些卫星仓库,其产品品种和加工设备则各有侧重,尽量避免重复配置。
    中心仓库和卫星仓库之间的库存与加工可以相互支持,从而有效利用加工设备并提高库存产品利用率,并保证48小时交货的承诺。公司实行统购分销,各中心仓库一般覆盖300公里的销售半径,从而使其对钢材的进货,仓储运输和加工效率大大高于用户和钢厂自己去做,极大地发挥了社会分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向终端客户提供高效物流配送和加工等增值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真正的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从而实现稳定的销售,获得流通业竞争优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