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业配套滞后成瓶颈

2007-9-24 16: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执行常务副会长于世春23日指出,中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当下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已进入世界造船“第一方阵”。但现在中国三大主流船形的本土化率仅为46%,与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本土化船用设备国产化率 2010年达60%、2015年达到80 %以上的目标仍相距甚远。而日本和韩国的船舶配套国产化率分别已达98%和85%。 
  于世春今日在2007中国(武汉)世界船舶配套发展论坛上表示,要减少中国船舶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大幅度提高船用设备本土化配套能力和水平——不断优化船舶配套工业产业链,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引导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市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协作方式建设产业鲜明特色突出的传播配套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挪威船级社副总裁毕浩然(Bjorn K Hauglan d)指出,挪威的船舶配套工业规模要大于本国的船舶制造工业,这些技术尖端的新造船上所需配套产品的价值能占到船舶总价值的70%。现在,1864年成立的挪威船级社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船级社之一。 
  国防科工委发布的《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中已将加快推进船舶中间产品专业化配套体系的建设明确列入中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工作重点之中。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布局合理的船舶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企业,充分利用社会化协作网络以及发展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 
  数据显示,世界船舶配套产业生产与市场分布不均衡,欧美船舶配套业较发达,年产值可达125亿美元,占世界每年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每年有18.75亿美元配套产品出口到中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