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崛起看汕头 汕头着力提升区域中心承载带动功能

2007-9-24 16: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粤东崛起看汕头,是省委对汕头的厚望。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城镇群,给汕头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为了汕头的崛起,为了把汕头建成粤东城镇群中心,为了完成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粤东工作会议精神,与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转化为谋当前、谋长远、谋全局、谋发展的工作思路,转化为真抓实干,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具体行动:高标准、大气魄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带,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全力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致力打造东南沿海深水大港,增创港口经济新优势,强化汕头港主枢纽港地位。
    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带”,承载汕头的大发展
    近日,经济专家在“汕头崛起”论坛上指出,“三大经济带”将对“汕头崛起”起到“一石多鸟”的全方位促进作用:在城市空间上,可加快构建“一轴三带”的大汕头城市发展格局;在城市产业布局上,可充分发挥汕头的港口、海洋和生态优势,促进产业的集聚和提升;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强化汕头作为粤东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为汕头的未来绘就一幅宏伟蓝图,展现区域中心城市的魅力。市规划局长朱家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带的思路拓展我们的城市,未来的汕头将完全有能力承担起粤东中心的地位。
    规划建设东部城市经济带、工业经济带、生态经济带“三大经济带”,是市委、市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按照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的城市定位,以及建设新兴制造业基地、临港工业基地、现代效益农业基地和综合服务业基地的产业定位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成为汕头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关系到汕头未来的又好又快发展,更是为汕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中心创造很好的条件。
    如何加快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带,发挥汕头大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市规划局长朱家栋表示,市规划部门肩负“三大经济带”规划重任之一,将加大力度对“三大经济带”进行优化完善,争取尽快发挥其基础性服务作用。规划部门还着手学习贯彻有关精神,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决心把城市规划转变为服务汕头经济发展的工具,不断深化和优化各项城市规划,加快推进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目前,东部城市经济带已经完成包括海堤建设、河口整治在内的前期工作,规划方案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抓紧深化优化。工业经济带已完成规划,将通过项目带动工业经济带的建设。生态经济带正处在方案规划阶段,方案的深化优化将在8月底完成。
    以“一港三网”建设为重点,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汕头要崛起,要建成粤东城镇群中心,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为此,我市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以大港口为核心,海运、航空、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并以此为纽带,连结粤东各市,面向闽赣湘,拓展汕头经济腹地。在未来十年,我市将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一港三网”(即海港、公路网、铁路网、航道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区内运输网络和对外运输大通道基本完善并互相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我市规划的“两纵三环九射”干线公路网络为主骨架,进一步完善公路布局,突出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形成粤东地区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实现“1小时经济圈”的目标。预计,在未来十年,公路项目投资达7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投资46亿元,国省道干线公路项目投资23亿元。重点建设汕揭梅、汕普、揭惠、登洪四条高速公路;加强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形成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骨架,重点改造国道324线、206线境内段;加快建设南澳大桥。根据我市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规划方案,我市将采取切实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汕头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国家级公路运输中心。
    汕揭、汕普、登洪三条高速公路将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揭惠高速公路将争取在“十一五”后期开工建设,在“十二五”前期建成。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陈沙公路、金凤路桥等在建工程的建设,并抓紧对境内国道改造路段进行整体规划。目前,国道324线机场路改造已开工建设;国道324线汕头路段共70.7公里大修工程的“工可”编制和方案设计已完成;国道324线潮阳路段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争取第四季度开工建设。一系列的公路建设,将有效改变粤东交通落后状况,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作用也将得到更好地发挥。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发挥港口优势和作用
    在汕头,港口是最大优势,可建5万吨级至10万吨级、30万吨级泊位50多个,其潜力完全可以进入亿吨港行列,在粤东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屈指可数。港口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一步加强港口建设,有利于催生石化、钢铁及大型制造业等基础产业,促进物流业和外贸进出口,巩固和提升汕头在粤东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
    “在汕头建设粤东城镇群中心过程中,汕头港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蔡伟杰认为,汕头的港口优势、岸线资源是很多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发展临港产业、临港工业就是充分发挥汕头的比较优势。“以港兴市”战略在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后,在全市已形成共识,逐渐深入人心。当前,汕头港的发展已出现好的势头。特别是近年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开始赶上和超过全国港口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幅度比较大,发展势头良好。
    今后五到十年是汕头港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要以广澳港区和潮阳海门港区为主,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化泊位,使港口吞吐能力基本满足发展远洋贸易运输和适应临港工业的需要;要建设深水航道、防波堤等港口公共性设施,为适应大型船舶进出港和港口大规模开发创造基础条件;要优化港口布局,以结构调整促进港口发展,加快老港区功能调整,建成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信息畅通,安全、高效、可靠的现代化港口。规划到“十一五”期末,将投资35亿元,建成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566万吨,全港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
    据悉,在港口建设中,我市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化泊位和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做好广澳港区西防波堤、广澳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广澳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项目的前期工作乃至于建设工作。争取广澳港区一期5万吨级码头今年试投产,争取广澳港区5万吨级航道、广澳港区5万吨级石化码头、马山港区3.5万吨级煤码头今年能开工建设。以及华能海门电厂和丰盛海门电厂配套的煤码头能按期开工。
    对汕头港的建设发展,蔡伟杰信心十足,他相信,经过4至5年的努力,汕头港的地位和作用会更加突出,在汕头建设粤东城镇群中心中将发挥更好的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