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成就

2007-9-22 10: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2年,我国农村公路里程为215.6万公里;2006年,这一数字攀升至302.6万公里。短短几年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87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58万公里,是建国头53年建成沥青(水泥)路的两倍。与此同时,全国交通系统4年内投入资金63亿元,建设农村等级客运站9040个、停靠站点14.7万个,全国建制村客车通达率由76.7%提高到83.2%。在已开通客车的地区,运力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班次密度进一步增加,客运网络进一步优化,安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出行正在从“走得了”向“走得好”方向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借此驶上“快车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里程增长之快、经济效益之好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是农村地区交通事业发展最快、农民出行条件改善最大的时期。 
    农村公路的大发展首先得益于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至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不但已有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 
    交通部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2003年,交通部党组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2006年,交通部党组提出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五年千亿元工程”开始启动。 
    按照规划,“十一五”我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解决7530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89970个建制村通公路问题,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今年以来,交通部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公路完成投资598亿元,同比增长30.1%。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加快。据统计,1月至5月,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4.87万公里,通达乡镇、建制村分别为290个、4512个,通畅乡镇、建制村分别为645个、9983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