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被纳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物流谋划

2007-9-19 16: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前言  9月8日,金都批发市场A区二期如期开盘,正式接受广大置业者的认购。
       9月12日,宜昌同升置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邱新娥来到本报,做客本报新闻会客厅,同本报总编辑马启成一起就“后三峡工程时代”、呼应汉渝的发展战略、现代物流的伍家支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交谈。
本期会客总编:马启成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总编辑(左)
本期特别嘉宾:邱新娥 宜昌同升置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右)
“后三峡工程时代”:宜昌将吸引全球的目光
     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2009年,这一世纪工程将逐渐结束。
     2006年5月20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顺利浇筑,三峡右岸大坝达到185米设计高程。大坝全线到顶,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对宜昌而言,则意味着“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逼近。
    三峡工程总投资高达1800亿元。在工程建设期间,巨大的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人员流,对宜昌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业、旅游业、其他相关产业及消费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拉动。仅建筑安装营业税,增量就达20亿元。
    目前三峡工程投资趋缓,至2009年全面竣工时将递减为零。
    宜昌的相关产业会不会萎缩和空心化?宜昌的发展步伐会不会就此延缓?
    面对宜昌目前的形势,两位老总共同认为,后三峡工程时代,投资拉动趋缓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但并不意味机遇期已经结束,因为国家对库区的政策支持不会停止,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不会减轻,对口支援库区的重点省市、知名企业的合作、互惠关系不会终结。
    “由于三峡品牌的逐渐成熟和放大,三峡工程将会赋予宜昌‘世界水电之都’和‘中国动力心脏’的特殊魅力:强大的电能为招商引资和培植新的优势产业提供了契机。”谈及宜昌今后的发展,邱总说,三峡大坝、高峡平湖、新长江三峡等构成的世界级旅游景观,将吸引全球的目光。
呼应汉渝:全方位融入长江城市群
     宜昌市市委书记李佑才在宜昌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三峡开发、呼应汉渝、沿江突破、协调发展”的宜昌发展战略。在武汉至重庆1000多公里的长江沿线,汉、渝、宜三城共饮一江水,各领风光。
  旅游名城、水电之都宜昌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居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扼川鄂咽喉,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介于东部技术优势和西部资源优势的临界处,与涪陵、万州同时列于三峡经济开发区沿江开放城市。
    对于宜昌的定位,本报总编辑马启成认为,从区位上一定程度地承担着联系东南西北、维系四方交流、策应东南沿海、支援西部发展、开发长江中上游的枢纽和传递作用,是全国生产力由东向西推进的“接力站”和“支撑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由沿海向西部发展的重要“发展极”和“生长点”。
    今后几年,宜昌将新增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公路、杭兰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工程五大通道,加上焦柳铁路、长江水道、三峡机场,宜昌将成为八大交通网汇集的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形成承东接西、南北交流的区位优势。
    邱总对本报总编辑马启成关于宜昌的定位分析十分赞同。她称金都批发市场位于交通日益发达的伍家岗区,物流条件十分优越,不仅是宜昌和伍家的物流中心,更是湖北最大的物流项目;对宜昌而言,“呼应汉渝”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今后一段时期宜昌发展的又一次提速,要在长江经济带中加快崛起的步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依托汉渝大都市,全方位融入长江城市群。
城市东扩:现代物流的伍家支点
    “对于宜昌而言,东部有重要中心城市武汉,西部有最大的中心城市重庆。宜昌有着连接中、西部重要城市的纽带作用,肩负着中、西部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邱总说。
    伍家岗区是宜昌市的主城区,濒临长江黄金水道近20公里,辖区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焦柳铁路、宜万铁路交汇穿越,宜昌新火车站、深水港码头及长江八大港之一的宜昌客运港分布其间,三峡国际机场、沪蓉高速公路近靠辖区边缘,两座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
    作为渝东鄂西的交通枢纽和宜昌市的现代新城中心,物流是伍家岗区未来的发展重点。
    伍家岗区的发展规划表明:按照“一心四线”布局,着力构建城区经济与现代物流发展互促互进、产业联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使伍家岗区成为联通渝东鄂西重要的商贸物流支点。
    作为市区两级的重点项目,本报总编辑马启成对金都的定位十分赞赏。他说,伍家岗区的发展规划的“一心”就是指正在建设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在临江坪建成占地800亩的现代物流园区,构建以货物包装、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以及会展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物流交互平台,不仅能大力推进伍家区的发展,对宜昌的物流行业也是一次洗牌。
    “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可达125亿元,税收1.09亿元,安置就业2万人,构建以五一广场周边等为核心的伍家岗区中心商业圈。”谈及金都的规模,邱总豪气凌云。
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呼唤大物流
     8月30日,宜昌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在会上,郭有明市长提出宜昌每年要以5——6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宜昌定位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将成为荆门、荆州、恩施、神农架的区域中心,演绎3+2的发展模式,同时宜昌将继续5+1战略,大力发展周边县市经济。
     目前,宜昌建材行业专项消费总额占全市GDP社会消费总额的近30%,全市却仅有一两家建材市场年营业额达到亿元以上,市场配比悬殊;宜昌城区人口达到80万,循环流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生长,物流园区却凤毛鳞角。
     800亩批发专业市场,8万平米仓储物流中心,5万平方米颐美家居广场,这些刷新宜昌物流行业的数字,代表着物流前无古人,最大、最现代化的配套仓储基地将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
     本报总编辑马启成认为,随着宜昌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日益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宜昌将成为辐射区域内的物流中心,同时也是连接武汉和重庆的重要支点;而800亩超大规模的金都市场,将是宜昌物流的中心。
     对于宜昌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邱总信心百倍:金都在运作之初,就将项目定位于宜昌的物流中心,随着宜昌发展的日新月异,这一战略要塞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