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区域性交通运输中心蓝图绘就

2007-9-19 16: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4月中旬,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银川市调研时指出,大力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银川的陆港物流中心。这成为自治区领导为银川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给出的发展方略。 
  按照银川市交通局公路建设规划,到2008年,银川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建成南、北、西环城高速公路;改善银川市公路干线的路况,提高路面等级;扩建银川市出入口公路,提高县乡道路等级,全市实现村村通油路。从而建成以国、省道为骨架,干线公路和中心快速干线为脉络,遍布全市各个城镇乡村、辐射毗邻省区的“七纵九横”公路交通网络。这将为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通经脉,搭起舞台。 
  如今,在银川市加快现代运输业建设,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蓝图上,共有四个方面的目标需要努力。这四个目标会给银川带来些什么呢? 
   
   1 加强网络辐射功能 
  在玉皇阁背后的广场上,每一个市民都可以看到大理石地砖上镶嵌的银川市中心点。经过改造,现在的中心点被意味深长地嵌在了一幅中国地图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个中心点正好处在中国地图中线的位置上。 
  银川市正是地处于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经济纽带的重要节点上,从地理交通看,银川市所处的地区在祖国版图上具有着承东启西,衔接南北的重要作用。这里自古就是西域与中原相互争夺的地段,在全面发展经济的今天,其经济地理意义更加令人瞩目。特别是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银川市便成了这一伟大战略的前哨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路网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大幅度提高。再过几天,引起全市市民关注的“飞向太空———中国大型载人航天展”宁夏巡展活动就要正式开幕,宝贵的航天实物展品正从北京等地运来。一位负责押运展品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从装箱到抵达展区,只用了两天时间,他说:“如果没有高速公路,路上遇到的困难将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实物展品中,毕竟有很多精密仪器。” 
  而对于不少银川的私家车主来说,排队买火车票到北京办事旅游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私家车主粟先生说,自己去北京办事都是开车,“一天工夫就到了,中间还有停车吃饭的时间。”随着交通路网不断快速发展,我市缩短了与西安、兰州、北京、青岛、武汉等城市的时空距离。一位交通部门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交通的便利直接带来的是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对于我们这样的内陆欠发达地区来说,这种‘时空距离’的缩小,等于我们有了和发达地区共同发展的功力。”于此同时,银川市辐射自治区其他城市也变得非常便利。一位长期在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的银川人说,以前到宁夏南部山区去培训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一趟起码要几天时间,中间路况不好,去一次要费很多时间。“现在几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培训更多的人。”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银川市作为首府城市的优质资源,也可以便利地辐射到宁夏行政区域内的其他地方,为全区更均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实施,使我市农村公路路网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范围已经基本覆盖全市每一个角落。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农村路网的相互联通,并以城市为节点的网络并联,使昔日赶集的农民有了进城发展的机会。如果把“村村通油路工程的优点在何处”这样的问题抛向乡镇干部,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意味着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产品可以低成本地进入城市市场,农业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城市资本也有了来到农村投资的欲望和可能。”这样的情况,也说明银川区域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 
  2004年,宁蒙陕甘毗邻地区联席会议成立。在交通范围之中,银川市交通局先后与宁蒙陕甘19个地市交通主管部门形成了战略发展联盟关系,涉及县级联盟单位85个,覆盖地域面积30.10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07.93万人。在建设大交通的背景下,通过搭建战略联盟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和交通信息网络,依托与天津港开通铁路集装箱专列和银川内陆港大通关门户的开通,以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国际航线为纽带,对该区域内多种运输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银川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争取将辐射能力拓展到自治区以及周边省区县级以上城市,辐射面积可达到500公里。进而做到面向陕甘宁蒙等毗邻地区、面向西北、面向华北,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的领头羊。 
   
   2 构建“银三角”都市圈 
  所谓“银三角”,就是依托自治区“三纵六横”公路网中的“X”型公路骨架及规划中的古窑子至青铜峡支线,以及铁路规划中的包兰线、大古线与银川联络线围成的“小三角”,从地图上看,这些公路线和铁路线纵横交错,围绕着银川市,构成了自治区“银三角”都市核心区。 
  从整个宁夏的行政区域以及毗邻地区交通网络上的位置来看,“银三角”就是宁夏交通的核心,而“银三角”的核心又在银川。未来,包兰铁路、银中太铁路和“X”型公路骨架将是银川最便捷的东西连通出海通道,是“银三角”的主骨架。如果同时做好公路与铁路两个三角环线将有利于发展能源的公铁联运与转运服务,是银川实施面向华北东西能源联通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在银川市交通路网基础设施资源丰富的前提下,便可紧紧围绕着银川这个核心形成放射型路网。也正因为如此,建立在现代交通建设之上的现代物流也就有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在日前召开的银川市加快发展服务业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说:“随着高速公路网特别是银青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建成,及空港、陆港等口岸的建设,银川将成为东北、华北地区联接西北地区乃至中亚、中东地区的重要通道,为远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进出创造了条件,必将极大提升银川的交通地位,从根本上改善银川在全国的区位优势,使银川作为国际国内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成为可能。” 
   
   3 调整交通产业结构 
  交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布局结构调整、运力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经营结构调整等方面,目的是将原来的规模扩大化发展转向结构合理化发展,规范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交通运输的市场化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进交通产业的市场化趋势,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交通产业发展的内动力,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挥市场经济在交通运输服务方面更多的优势。 
  在此次加快发展服务业动员大会上,崔波针对交通产业结构的调整时这样说:“打造区域性交通运输中心,不是简单地修几条路就能实现的,要把着眼点放在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上,从过去侧重道路建设转变到既加强道路建设又注重运输企业培育、交通运输组织等工作上来。” 
  调整交通产业结构,可以在交通路网这些“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软件”的力量。正如崔波所说:“谁能抢先抓住机遇,尽快地建立起大容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快地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谁就可以构筑起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这个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我们的眼光一定要超前一些,着眼于今后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发展,深入进行战略性思考,及早科学谋划,切实加大推进力度。” 
   
   4 建设“741工程” 
  银川是一个消费城市,现代运输业的发展集中表现在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上,而这则决定了银川市“消费属性”在为其发展带来决定性因素的多少。根据银川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区域现代化交通运输中心的指导意见和方针,加快建设“741工程”,以初步形成银川市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框架。 
  所谓“741工程”,即“七网”、“四区”、“一通道”。其中,“七网”是指城市快速客运网络、农村客运公交网络、公路货运场站网络、快速配送网络、集装箱运输网络、智能交通信息网络、汽车维修救援网络。“四区”是指内陆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宁东物流园区、上前城物流园区。而“一通道”,是指农副产品快运绿色通道。 
  “741工程”的作用可以初步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中心,形成以银川为中心,一小时交通圈内的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为基本特征的物流产业格局,并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及农村的发展。而物流环节就可以产生很多效益。在国外,物流配送占整个物流的比例相当高,欧洲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比例仍在增长。我国物流配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通过“741工程”这样的综合性交通体系建设,可以将路网、交通产业、物品交易的中心集中在银川,从而实现立体化的发展,进而助推银川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