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聚焦:企业上市向内走还是向外走

2007-9-17 15:3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越来越多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回归A股,而境外交易所也向中国企业频频递出橄榄枝—— 
    9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将正式回归,发行90亿股A股,有望创下内地股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IPO)的新纪录。 
    此前的几个月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铝业、中国远洋等一大批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已经陆续回到A股上市。但同时,也有中国企业不断到境外上市,而境外证券交易所对中国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也越发主动。几天前,纽约交易所在北京正式设立办事处,纳斯达克和伦敦交易所也正在申请设立办事处。 
    国内国外的交易所纷纷向中国企业递出橄榄枝,让中国企业左顾右盼,左右逢源。 
    变化—— 
    企业上市从崇尚向外到积极向内 
    “为什么要去国外上市?中国的A股市场股价这么高,融资额也不错,在国内上市多好啊?”自打6月2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展讯通信公司总裁武平博士就频繁地被问及这样的问题。 
    “过去,国人听说你在纳斯达克上市了,都会为你感到骄傲,现在却透出些遗憾的情绪,这倒是个新变化,表明中国股市的成长及长期向好。”刚刚脱离上市静默期的武平,向记者表达了对上市的看法。 
    这样的变化的确神奇。三年前,去海外上市还是中国企业的一种时尚,上市成功往往会成为企业明星。那时,一大批优质企业争先恐后到境外上市,仅2003年,就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首创置业、中芯国际等重量级国有企业及股份制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其中,中国人寿以融资35亿美元创下当年全球IPO的最高纪录。此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也陆续在境外上市。 
    身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的刘啸东曾为一大批优质国企上市资源逐渐流失到海外市场而深感痛心。2004年7月,在一次企业家圆桌会上,他曾坦言:“看到中国人寿境外上市,我的心在滴血”。 
    可是,几年之后,刘啸东面对记者谈及上市很是自信:“现在90%的企业谈及上市都会想到A股市场。中国的股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大家的思维、观念都变了。” 
    中国股市的变化,中国企业和股民都已看到并正在分享: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股权拥有者的责权利逐步得到统一,市场环境日趋改善,股市总市值不断创新高,9月初,已达到23万亿元,不仅超过了2006年国内GDP的总量,而且已跻身全球资本市场前十强。 
    还是原来的国内市场,因为资本的规模与总量日益扩大,人们对它的态度也开始不同。企业选择上市不再以到海外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往在国内上市。 
    诱惑—— 
    海外资本市场向中国优秀企业敞开大门 
    在武平看来,无论是到国内上市,还是到国外上市,它都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中国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这是好事!”他说。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已成为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上市资源供给地和争夺地。 
    数据显示,纽约交易所目前已经吸引了28家中国内地公司挂牌上市,其中仅2007年上市的就有8家。今年年底前,预计还将有数家中国企业到纽交所上市。而美国另一主要证券交易市场——纳斯达克,在那里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47家,仅今年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有13家。据介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今年年底很有可能超过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和地区。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公司是最多的。 
    伦敦证交所也后来居上,成为吸引中国企业上市最多的海外交易所之一。目前,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已超过60家,为此,伦交所正积极准备设立专门的“中国指数”。 
    德国交易所也向中国企业打开了大门。今年3月30日,该所迎来了第一家中国内地企业——山东工友集团。紧接着是日本,亚洲传媒公司(AISA MEDIA)(北京宽视网络)4月26日在东证所正式挂牌交易,实现了中国企业在日本上市的“零突破”。而韩国证交所也在6月1日正式批准中国华丰纺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由此,已在香港上市的华丰纺织一举成为首家登陆韩国的外企。 
    欧洲证交所中国区总裁潘康代表该交易所频频来中国推介,他以为,海外交易所为内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大的国企可以进一步在内地筹资,同时,海外市场也可以对内地资本市场起到补充甚至是促进作用。 
    关键—— 
    上市的目的不仅是融资 
    虽然世界各主要交易所轮番登场,诱惑不少,但是,究竟选择在国内上市还是海外上市,选择哪个市场上市最终决定权还在企业。 
    施罗德中国区总裁高潮生对记者谈到,上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根据企业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定。企业选择上市地点,涉及上市地法律环境、上市公司自身资质等多种因素,应当综合考虑上市的成功基础、上市成本以及维持挂牌的后期资金和技术成本等,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融资是为什么,战略是什么,这些都要结合起来考虑,而且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企业与海外没有太多的联系,你可以考虑在国内上市,否则你筹了一堆美元,还要换成人民币,其中都存在汇率风险,这些都要考虑。”高潮生分析。 
    比如展讯,之所以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战略所致。“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海外、市场在海外,需要让他们了解展讯,了解展讯的技术。我们是做3G芯片的,在美国上市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技术的认识过程。路演过程中,展讯公司代表会见了100个投资人,没想到90%的投资人都表示要投资,这一比例大大超出了预期。上市的目的不仅是融资,我们也是中国科技的宣传队、播种机,它比融资的意义更大。”武平说。 
    上海朵彩棉服饰公司董事长鲁小强以为,无论是在国内上市还是在国外上市,上市的实质不能忘却,上市就是把企业包装成产品让股民购买,所以,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掂量,当你在出售这些股份的时候,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股东由此获得更多利益。只要有了这一点,在哪上市都可以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