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汽车领域合作分析

2007-9-13 17: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现状 

  目前我对越汽车及散件出口正在起步。据我海关统计,2003年我对越出口各类汽车及底盘3426辆,金额24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2%。一段时间以来,一汽每年向越出口1000台一类底盘。哈飞汽车公司、重庆长安和柳汽等多家汽车企业已来越考察,哈飞、长安等公司正在同越商谈提供汽车组装线和出口散件的合作。越企业同我合作的积极性很高,已有企业与我探讨进口组装线和散件事宜,欢迎中国企业在越生产汽车零配件。

  (二)目前主要困难

  1.无法取得组装投资许可证。过去一段时期,中国汽车企业来越探讨合作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企业正在考虑在越投资设厂,主要障碍是越方不再对外商颁发汽车组装执照,如只生产零件而无法在越进行组装销售,企业投资风险太大,难以操作。2003年10月越政府常务副总理阮晋勇访华并参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后,中国企业希望越方上述政策有所调整,为双方在越合作生产组装汽车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看来,越方在这方面政策如何把握仍未明确,中国汽车企业尚未能在越设立汽车生产组装厂。 

  2.出口汽车组装线和散件供越企业组装尚未成规模。如果越政府批准成立一批越本国的汽车组装企业,将为中国企业对越出口汽车组装线和汽车散件提供机遇。从长远来看,通过这一形式合作,我企业难以在开拓市场方面占据主动,利润空间小。越汽车企业成熟后,将逐步提高国产化比例,替代从我进口汽车散件。

  3.我汽车企业刚刚开始“走出去”,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相比,仍缺乏海外市场开拓经验,尚未树立起良好市场形象;另一方面,越市场眼界高,对我企业尚不了解,一些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商品仍有疑虑,甚至抱有成见,为我企业开拓越市场增加了难度。 

  4.贸易秩序。应注意的是,如不注意我企业汽车组装线及散件的出口秩序,极可能发生国内企业相互低价竞争,形成我出口产品和设备质次价廉的恶性局面,重蹈我对越摩托车出口的覆辙。

  (三)  有关建议措施

  (1)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早日将我汽车产品打入越南市场。迫于形势压力,越方已在考虑通过进口我汽车散件强化本国汽车组装生产能力,并已采取初步措施。但汽车产品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越方对我产品实力尚存疑虑,特别是在摩托车过度膨胀造成严重交通影响之后,越方对放开我汽车散件进口仍瞻前顾后。建议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有关商会协会有针对性地加强贸促活动,如参加在越举办的专业展览会等,在越市场扩大影响,树立良好形象,推动越方早日与我合作。

  (2)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加强维护贸易秩序。中越两国地理位置相邻,国情相近,发展贸易具备很多便利条件,但也容易出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一哄而上”,甚至不顾产品质量、一味低价竞争的情况。例如我对越出口摩托车,开始一套价格在700美元左右,三年内出口价格直落到200美元,一些企业甚至为迎合越方低价要求以次充好,对我产品在越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建议国内外加强配合,针对越南汽车散件市场特点,采取预防措施,事先做好贸易秩序协调工作,避免出现恶性竞争。

  (3)密切注意越方政策变化,防止不必要的损失。越南市场容量小、易饱和的特点决定越方政策会有一定时效性,建议有关部门、商会和企业加强沟通,在扩大对越出口的同时密切注意越有关政策的动向,及时提醒企业注意市场和政策变化,防止因越政策变化而被越方进口企业转嫁风险,引起贸易纠纷,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4)鼓励国内企业在越投资设厂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根据国产化方针,越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越进行零部件生产,如越财政部将逐步取消目前的汽车散件按套计进口税,代之以按汽车各零部件分别征税,限制全散件进口,鼓励企业提高在当地采购的比例。我国一些传统产品如汽车电器、制动器、铝车轮、汽车线束、等速万向节、刹车片等在世界上已占有重要地位。汽车音响、轮胎、发动机零件等产品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越来越强,可考虑在条件成熟时有步骤地在越投资生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