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南市:流通服务网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007-9-13 17:0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走进位于山东省胶南市中心地带的农家店大课堂,一幅巨大的地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地图就是胶南市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划图。在这幅图上,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上千个符号,密密麻麻遍布地图的各个角落。每一个符号,代表着一个农村超市或者一个农家店,不同的符号,代表着隶属于不同的商家主体;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已建成、在建或计划建设的不同状态。从这幅图上,可以让人清晰而直观地感觉到:胶南市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确实已经覆盖整个胶南农村。
    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双管齐下
    对建设农村市场流通服务网络,胶南市是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的。胶南市委书记张大勇认为,“办好能使农民长期受益的实事,比什么都重要。能否建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关系到能否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让农民最大限度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大事。”
    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胶南市采取了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建设农家店。他们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制定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网点布局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布实施相结合,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他们首先投巨资编制了《十一五商业网点规划》,确保2007年内每个镇建成一个日用品超市和一个生资超市,并在2007年底新建、扩建、改造1000家以上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到2010年,实现镇镇有放心超市,村村有连锁便利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扩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胶南市确立了择优扶强、龙头带动的原则,他们组织有关部门对原有商品流通骨干企业进行了全面分析,从中筛选出6家实力强、信誉度高、有连锁经验的“老字号”商业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在用地、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建立起了市级骨干企业以仓储物流、商品配送为主导,镇级中心店以批零结合的综合性服务为主体,并承担农副产品购销中介职能,村级农家店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零售为主营,形成三方紧密直供连锁关系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胶南市委、市政府巧妙运用了政策杠杆,来调节布局的均衡,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他们对参与建设网络的企业实行“贫富搭配”———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方的网点分摊,同时建设。这样,建设单位便可以享受到诸多的优惠和奖励政策:譬如,可以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费用;税收所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三年内全额奖励市场开办单位;在网络规划上的农家店,除可以全额兑现国家的扶持资金外,每家店还将获得政府配套奖励的2000元资金。这些政策和奖励,政府部门通过验收来进行掌控,不在规划点上的不验收,不在网络图上的不验收,不按规划进程建设的不验收,只有通过验收,才能获得奖励。
    这种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政府调节,使经济发达和不发达的农村农家店得到了同步发展。目前,胶南市已新建镇级中心超市61个,总营业面积78万平方米,最大的达到10000平方米,改建、新建农家店632个,覆盖597个村庄,一个“以市级骨干企业为龙头、镇级中心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框架已经构建。
    四大变化折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
    走进建立在不同镇、村的超市或农家店,除了经营面积大小不一外,在门头的设计、货品的摆放、环境的整洁等方面,也惊人的一致。
    “这是农家店实行同一行业、同一商号、同一管理,店面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的结果。”  
    胶南市财贸局党委副书记刘建池向记者介绍说:“过去农村小卖部的形象是‘黑屋子,土台子’,而现在通过连锁建起的农家店,环境整洁明亮,服务周到规范,商品品种齐全,农民购物既舒适又方便。所以说,这农家店带给农民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改善了农村的消费环境。”
    而让农民最放心的变化则是商品质量的提高。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经营,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方式,不但加快了上柜商品的流转速度,更在进货源头上保证了商品的质量。目前,胶南农家店日用品的直供率达到82%以上,农资商品的直供率达到100%。农民一致反映,过去小卖部里“货比三家”不放心,如今货买一家最放心。
    农资质量更让农民放心。过去胶南农村很少有店铺式农资商店,大多都是小贩绕村贩卖各种农用生产资料,万一出现问题,根本找不到承担责任的人。而农资超市建起后,每种农资都配有承诺卡,出现问题,可以追溯。更让农民欢迎的是,农资超市还配备了设备,可以免费帮助农民测土,看看土里氮、磷、钾的含量,缺少什么营养,就施什么肥。
    科学施肥节约的费用还是小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农民带来的消费成本的降低,对农民来说是最舒心的变化。据统计分析,农资流通骨干企业延伸到农村的连锁农家店销售的农资商品,由于中间环节减少,使农民每亩土地的生产成本平均可降低40元左右,按胶南市80万亩粮田计算,每年可节省3200万元;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与城市的超市相同,比同类市场或其他农村的小卖部平均便宜5%—10%,每年可为胶南农民节省大约15亿元。
    让农民最称心的变化是消费习惯的变化。过去农民的消费习惯是“油盐酱醋村里买,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时,都要到城里的超市里烟、酒、糖、茶等等各式各样的东西买上一些带回家,而现在农民就近就能买到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大伙再也不用车马劳顿采购托运了,这使得农村的购买力大量回流。同时,大量高档次的日用消费品和副食品下乡,也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消费层次,譬如过去在农村销量很少的奶制品,现在在农村的销量就大大提升。据藏南镇小马家疃村日用品超市的店主介绍,他们的超市开业仅几个月,牛奶的消费量就翻了一番多。
    “能够实现这些变化,与政府部门制定的严格标准和企业的严格管理密不可分。”据刘建池介绍,为确保农家店建设一个、成功一个,胶南市制定印发了《胶南市农家店建设和改造规范》,从农家店“店面规模、经营设施、从业人员技能和服务道德、经营业态、物价管理、商品质量、服务功能”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组成专门验收班子,制定评价验收细则,对农家店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每个龙头企业都组建了巡查分队,不定期巡查,根据农家店必备的台账和商品货物,核对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商品下架,农家店摘牌。为了提升农家店经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他们还在农家店大讲堂定期举办店长和店员的免费培训班,从职业道德、服务标准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家店从业人员,使农家店成为了商品质量过硬、明码标价、公正公平的连锁店。到目前,胶南农家店的商品质量和商品价格均实现了零投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