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商流合作发展粮食现代物流

2007-8-8 17: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后,粮食场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借助有利时机,在省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整合原有的资源,我市粮食现代物流建设顺利启动。经过2年多的谋划和运作,嘉兴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轮廓已初步形成,并逐步由本地范围的运作,开始向长三角周边地区融入。

  一、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发展嘉兴粮食现代物流业

  嘉兴地处长三角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独特。嘉兴港毗邻上海浦东,是杭州湾北岸唯一的海上贸易通道,外围有舟山群岛做天然屏障,码头年可作业天数达348天。集疏运条件优势,水陆并网,前海后河。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发达,内河航运能力和纵横交错的水运网络在省内首屈一指,通过和嘉兴港相接的乍嘉苏航道和江南内河航道联成一体,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海河联运、铁公水联运的港口。洋山港的开港,使嘉兴口岸经洋山港区进出口的支线运输距离减少88海里,赢得了支线运输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吸引更多的浙北地区的货物经嘉兴港衔接洋山港区的干线班轮。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潜在的发展机遇为嘉兴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海、河、铁、公联运条件,着手建设以链接状、呈梯度态势开发的嘉兴市粮食现代物流业。基本框架是三大组合:(1)在嘉兴港独山港区建设粮食专用码头。一期规划建造3。5万吨(兼靠5万吨)级外海散货泊位1个,建设粮食仓库若干座,配套建设内河港池粮食加工、配送等物流项目。港口物流面向国外和东北经港口中转入嘉兴的大宗、大吨位粮食,突破北粮南调的铁路运输瓶颈;辐射面为浙北和长三角,发挥海、河联运优势,发展“四散”运输方式,培育临港粮食加工业和第三方物流,实现与国外、东北及周边港口群的对接联动。(2)在嘉兴铁水中转港区建设嘉兴市粮食批发市场。该市场总占地面积100亩,内有3条铁路专线和300吨级内河港池。铁路直接浙赣主线:水路有300吨级乍嘉苏航线,直通京杭大运河和六平申线等内河航道,距乍浦港仅40公里:公路四通八达,320国道、07省道紧临其旁,可直通沪杭甬高速公路和乍嘉苏高速公路。铁水港北侧紧临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和嘉兴地方粮食储备库,能充分起到粮食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嘉兴的粮食接卸能力,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还实现了粮食储备与粮食交易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目前,市场以承接东北和铁路沿线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流人为主,通过内河水系实现低成本与周边城市对接,主要满足工业饲料用粮的中转集散,并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实现规模经营,探索网上交易,与港口物流一起形成粮食物流基地和流动粮仓。今后,这一区域将逐步形成集粮食批发配送、储运、加工、信息“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3)在嘉兴市农产品建陶物流园区创办嘉兴天禾粮油成品交易市场。市场总占地面积87亩、总建筑面积37200平方。整个市场设粮油、杂粮、土特产(副食品)和商业服务等四大经营区域,交易以成品粮油批发为主,形成地产粮与周边城市、粮食主产区口粮、粮食制品、食用油互动交易格局,满足本地居民和用粮单位的需求,以市场化手段保障地方粮食供给安全。

  二、积极参与长三角粮食现代物流合作,延伸嘉兴粮食现代物流的服务链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进行一体化的战略合作和组团式发展提供了契机,长三角地区部分行业之间的合作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在这一大背景大,省局领导及时洞察,会同我市政府于2006年11月底在嘉兴发起召开了“长三角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与合作研付会”,交流区域合作的战略措施。长三角16城市及我省其他城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代表、南京财经大学的专家教授参加了研讨会。大家就正确定位区域内粮食现代物流功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长三角粮食现代物流的战略合作开展学术研讨。这次会议在宣传我省粮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同时,拓展了下一步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产业的工作思路,增进了区域内成员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研讨会的运作机制也被成员单位所认同,会议商定将“长三角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与合作硎讨会”作为固定的交流机制,长三角城市的粮食部门将每年一次确定主题开展业内跨区域合作研讨。

  根据省粮食局覆盖全省、呼应周边的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嘉兴作为全省粮食物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力争成为全国粮食物流的重要节点。嘉兴粮食物流项目建设的功能定位以本地为立足点,面向长三角地区,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重点放在干线物流、地区分销和配送以及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上。经过近3年的努力,特别是在地区分销和配送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作上已初见成效,地区分销和配送物流系统的三大体系构建基本成型。

  一是粮食储备体系,包括国家和地方粮库,承担粮食安全储备以及中转储备的功能。

  二是粮食加工和商业配送体系,包括粮食加工和批发零售企业,承担粮食加工、配送、商业送通和储备功能。

  三是粮食运输体系,包括嘉兴港粮食码头、铁水中转港、内河航道及港口、铁路线路及站场、高速公路及站点、高等级公路及站点。地区分销和配送中心以铁水中转港为基点,逐步扩展其服务半径和服务领域。据此,我市各粮食物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延伸粮食物流服务链,努力实践立足嘉兴,服务长三角的嘉兴粮食物流发展目标。2006年,我市各粮食物流企业年经营量达89万吨(含中储粮嘉兴库),其中为苏州、湖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中转承运了12万吨,占整个经营量的13.48%。特别是在大米面粉的成品粮交易中,通过无锡米市、苏州粮食批发市场进入我市粮油土特产批发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成品粮年交易量达3万吨,占该市场成品粮交易量的60%。另外嘉善、市本级充分利用现有粮食物流仓储设施,开展代储业务,2007年为上海市、宁波奉化代储了储备粮。

  三、加强自身发展,做大做强嘉兴粮食现代物流产业

  嘉兴的粮食现代物流业刚起步,融入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的工作也才起头,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使嘉兴的粮食物流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能在竞争激烈的粮食流通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求完善,业务管理上不断求规范,服务质量上不断求提高,辐射领域上不断求拓展。

  一是抓规范运作,充分发挥现有物流项目的功效。粮油批发市场和粮油土特产市场要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市场管理组织,建立巡查制度,着力打造诚信有序、环境优美的市场形象。培养和引入大批发商,引导成熟的中介组织进场,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引导业主与周边物流对接,延长物流链,形成优势互补。嘉兴粮食物流中心力争在2007年交易量突破100万吨。

  二是加快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在建工程项目按期完工。2007年市铁水中转港粮油批发市场完成二期扩建任务。粮食中转码头完成海域工程,码头配套粮库设施力争下半年动工建设。

  三是抓招商引资,建设粮食物流园区。加大物流项目的招商力度,2007年粮油批发市场和粮油土特产市场要力争全面完成摊位的招租工作,提高粮食交易量。启动码头预留地块招商的前期工作,合理规划功能区域,运用各种渠道向外推介,建设临港型粮食物流产业群。

  四是提高规模效益,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树立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的理念,积极配合和支持新组建的嘉兴市物流产业投资集团,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物流建设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和市场交易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做强做大嘉兴的物流产业,不断提高嘉兴物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