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像新河村这样“一线穿珠”的村越来越多。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湖北既充分激发农民修路热情,让农村公路“一线穿珠,区域循环”,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靠民主决策,量力而行,修农民愿意修的公路,使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一曲激情与理性交织的乐章。农民朋友说:“荆楚乡村民主修路凝聚民心。”
一线穿珠 区域循环
通村公路如何规划,一直是事关民意的关键问题。据襄樊市交通局副局长安俊美介绍,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基层交通部门为满足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按照“一线穿珠,区域循环”的原则做好通村公路规划。按此指导思想,襄樊通村公路减少了断头路,以最经济的线路使各建制村公路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在村村相通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串起一个个自然村,让公路通到更多的农民家门前。
7月中旬,记者驱车赴襄樊、随州、天门采访,从老河口、襄阳到宜城,通村公路四通八达。在襄樊老河口市,老河口市交通局局长王山宏向记者讲述了该市黄家寨、何营村和李家卡子村修路的故事。3个村大致成三角形布局,最经济的办法是一条通村公路将3个村串起来。由于李家卡子村配套资金迟迟到不了位,何营村便计划修一条公路与黄家寨直接连接起来。如果这样,公路就会把李家卡子村甩开。交通局实地踏勘后,给3个村村民算了一笔经济账,做通了农民的工作。今年上半年,公路最终串起了李家卡子村,并连通了邻镇。王山宏说,按照“一线穿珠,区域循环”的思路,截至目前,老河口市依照全市村庄布局,通村公路初步形成了内外三层环,所有的建制村都嵌在了网络中。
宜城市交通局局长王久华向记者介绍,平原地区一条通村公路至少串起了四五个自然村,到今年年底,该市平原乡镇将实现所有建制村和大部分自然村通公路。
民主决策 量力而行
农民们对家门口通公路愿望迫切,都希望通村公路经自家门前过,但无论规划多么合理,一条通村公路也无法把所有的自然村都串起来。如何让广大农民都满意呢?
为了修民心所向、农民满意的公路,湖北通村公路修到哪里,就把群众工作做到哪里。各地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实行 “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积极探索“民主修路”的办法,襄樊、十堰、荆州等市农村,通过群众公选,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理事会或协会,将决策权交给村民大会,由群众自己提议修路,村民大会集体讨论,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农民的出行需求,使通村公路建设成为凝聚民心的工程。
从新河村村委会修一条直达县乡公路的道路仅需两公里,宜城市交通局实地考察后,决定给他们增加一公里计划,因为这样便可串起4个自然村。但新河村共有10个自然村,如何让另外6个自然村的村民满意呢?村里召开村民大会,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10个自然村的通村公路同步建设。这样村里要多修5公里公路,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国家补助后不足部分由10个自然村村民一并集资解决。宜城市平原地区乡镇采用这种方法,让大多数自然村通了公路。
随州市曾都区自2003年“村村通”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到2007年5月,共建成通村公路1450公里,全区586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公路,初步形成了以乡镇为中心、连接干线、辐射村组的农村交通网络,受益群众100余万人。与“村村通”带给农民的喜悦相比,曾都区区长有更深的感受:农村公路涉及到每个农户的利益,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都靠全区农民投工投劳,但修了这么长的公路,却没有一起因修路引发的群众信访!
湖北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监督机制,力求“账务公开、事务透明”。荆门、随州、天门等地将监督权交给群众,由村民或村委会推选当地村民信得过、有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质量、资金监督组,他们巡查工地,严把建筑材料关和施工关,确保工程质量。交通部门则严守验收关,按职责分工对通村公路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兑付以奖代补资金。
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乡镇和村级干部动员社会捐助,并采用资源置换的方式,将沿江水面、山场、岗地、林场租赁开发,用承包金弥补建设资金缺口。老河口市在外务工人员多、经商的多,他们自发为家乡建路捐资,全市3年修建通村公路近2000公里,没找农民集资一分钱。
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导部门,湖北交通部门坚持与农民出行需求的实际相结合,将通村公路建设融入新农村规划,突出“出口路”、“经济路”、“通达路”建设理念,科学制定每个村镇的交通规划。交通部门深入一线,现场勘查,并针对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质状况,提供实用的建设方案和成熟技术。为了控制成本,交通部门通过流量调查分析,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路面结构,并尽可能利用当地建材资源。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湖北省交通厅投资258亿元,全省新增农村沥青(水泥)路近8万公里。目前,湖北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沥青(水泥)路,97.72%的建制村通公路,到今年年底,全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将达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