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出口遭遇滑铁卢 企业称是转型代价

2007-8-4 10: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出口销量减少、利润额下滑,被厂商视为彩电行业由CRT转向平板的短期代价。    “在炎热的夏天进入了严冬的季节,”7月3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0751.HK,以下简称“创维”)新闻发言人沈健这样形容集团的海外电视业务。
  这一天,创维发布营运报告称,创维集团2007年6月电视机销量比上年同期下跌了26.2%。其中,在海外市场的电视机销量下跌62.6%。此前,集团出口量下降就已有迹象。7月24日,创维公布的2006财政年度(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业绩年报显示,集团去年净利润为1.28亿港元,比前年的2.16亿港元大幅度减少4成,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集团海外电视事业部业绩下滑引起。
  彩电出口总体下滑
  出口销量减少、利润额下滑,被厂商视为彩电行业由CRT转向平板的短期代价。“今年市场情况变化大,”创维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匡宇斌称,今年国外对平板电视需求增加。由于国外数字电视的推广,美国、欧洲对平板数字电视的需求再增加,而另一些原来消费CRT电视的地区也开始对平板电视感兴趣。
  6月30日,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870,以下简称“厦华”)公告称,公司2007年上半年预亏,原因为上半年市场竞争加剧和出口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毛利降低。虽然其他彩电企业的半年报尚未公布,但国内电视出口业务已有收缩趋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出口量达到了1839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0%;利润为328360.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8%。DisplaySearch中国区经理张兵分析,今年上半年,彩电出口业务下滑是由于平板业务成长补不上CRT业务下滑的空间。
  今年上半年,国内CRT电视产业没落趋势明显。7月19日,由于业绩欠佳,国内大型彩色显像管生产商赛格日立4条CRT生产线全部停产,并退出CRT行业。而国内最大的彩管生产商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600707.SH)注资1.54亿元控股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向其他行业转型。此前,彩虹集团还和长虹成立世纪双虹合资公司,进入平板电视产业。
  与此同时,平板电视行业发展加速。彩电厂商加大力度,一些原本运营其他业务的企业也试水平板电视市场。显示器生产商冠捷挖来联想和康佳两位高管,力图在平板电视上有所作为。此前,冠捷有代工液晶电视业务。而在今年上半年,PC生产商清华同方和手机生产商金立都推出了自己的液晶彩电。
  张兵称,国内平板电视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供大于求的局面给原本竞争激烈的彩电出口带来重击。此外,今年4月上游面板涨价给平板产业带来了成本压力。
  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称,国内平板的产业链并不成熟,大部分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使得国内厂商很被动。“专利问题让我们在决策时很困惑,”创维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匡宇斌坦言,专利费已成为困扰彩电出口厂商的大难题,“只有谈清楚了,才敢进入美国市场。”而欧洲环保要求也让国内彩电厂商止步。
  厂商为保利而战
  虽然各企业海外业绩下滑的主观原因不一样,但目前,国内彩电企业都在努力使海外业务扭亏为赢。
  今年初,创维海外彩电业务负责人由韩国人金相烨换成了匡宇斌。匡宇斌称,去年集团海外业务亏损主要是客户管理出了问题,导致一些大的订单取消,公司库存增加,利润下滑。
  自去年开始,创维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进行重组,公司架构、市场策略及营运流程都被大幅修订。创维还对接单、生产流程进行再造,对合作中不能赚钱的海外经销商伙伴进行清理。
  “今年的策略是先强化产品技术,把渠道和客户稳定,”匡宇斌称,在今年内实现创维海外市场的扭亏为盈,但由于出口大环境的不乐观,集团海外公司在近一两年内并不计划扩张。
  “以利润为导向,”厦华相关负责人认为,公司海外业绩的下滑是公司为了保住利润的选择。他介绍,厦华彩电的出口销量占公司彩电总销量的比重,由最初的70%下降到60%,现在出口销量所占的比重是在50%。他称,公司现在正加大对出口自主品牌的支持。
  张兵认为,国内彩电厂商选择帮国外企业代工或是做自主品牌两种出口方式都可取,但关键是如何找到赢利的模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