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北部湾物流基地亟需补足交通短腿

2007-8-27 16: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日前召开的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物流基地及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交通体系建设被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有关人士指出,在过去若干年里广西沿海经济欠发达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如今要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首先要花大力气突破当前的交通瓶颈,构建快速、便捷、顺畅、安全的交通体系。 
  --交通滞后制约北部湾沿海区位优势发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既沿海又沿边,既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门户,更是泛珠三角经济区联络东盟、辐射西部的桥梁和纽带。 
    但长期以来广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却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中央一直重视广西沿海发展,为扩大北部湾的对外开放,最后把北海列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行列。自从1992年党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感责任重大,不断大力构建广西交通体系。“一轴两翼”战略构想的提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的不断锲合,广西的大通道建设也从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上升到打造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高度。 
    《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显示,2005年,广西公路通车里程达62003公里,其中高速路1411公里;广西境内铁路营运里程2751公里;全区沿海港口已建成大小泊位16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6个;全区共有机场5个,航线里程13.7万公里。但从实际情况看,广西交通建设依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助推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经济关联度大、牵引力强,是腹地经济发展的辐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广西目前将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放在打造“四基地”之首来抓,而便捷通畅高效的交通体系无疑是现代物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权威专家认为,目前广西区内的高速公路与周边省份特别是与沿海的广东连接还不够通畅。同时,公路运价偏高,采用公路运输导致成本上升,许多物流企业倾向选择铁路畅通的路线。而铁路也存在同样的不足,广西铁路大部分为单线,桂东地区与外省连接的铁路尤为薄弱,制约了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往来。大批的货物不能自如进出,成为广西物流的一大障碍。 
    --交通对物流的刺激推动作用日益凸现 
    由于物流产业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广西交通发展步伐显得相对滞后。交通发展不尽均衡,无法货畅其流,广西海、陆、空几种交通方式在总体上呈现不均衡发展。比如,目前广西航空基本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能力远远不能达到现代航空港的水平。随着东盟市场的扩大,航空运输的需求比例逐年上升,具有很大的潜在空间。广西的铁路被称为“神经末梢”,铁路覆盖密度小,铁路跟不上港口发展需要,直接导致对外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衔接不畅,效率不高,货运力度不够,常常导致压港现象。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加快,除了广西自身,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大宗货物通过广西港口出口的要求更加迫切,比起上海、广东等出海口,通过广西三个港口出口运输距离更近,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然而由于铁路运力不足等因素,西南许多出口货物不得不“舍近求远”,远走沪粤港口,潜在的广西物流客源白白流失,成为广西物流业发展“心中的痛”。这一“瓶颈”严重制约了广西经济,直接影响广西沿海三港的吞吐量,无法形成畅通无阻的物流运转,也影响企业落户沿海三大港口城市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大,广西交通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沿海港口、交通枢纽、商业系统、物资系统存储等基础设施也逐步整合并发挥作用,极大促进广西的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各类物流企业竞争的格局:广西外运、广西物资集团等一批仓储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广西超大、广西运德等一批运输型物流企业不断壮大;综合型物流企业初现,如防港物流、玉柴物流、邮政物流等企业;商业连锁配送发展加快,如北京华联、南城百货、利客隆、沃尔玛等连锁配送业务发展较快。看好广西优越区位优势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德普达等外资物流大鳄纷纷抢滩广西,民族品牌也异军突起,知名品牌如宅急送等也加大了广西市场的开拓力度。 
    --构建区域性物流基地亟待突破交通瓶颈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中心测算,200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6%,若如按此估算,2010年广西物流成本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物流市场空间巨大。物流业的发展对广西的交通,特别是大宗物流赖以进出的港口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今年召开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众多专家就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格局、积极推进物流基地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如:努力建造多重循环的陆路交通网络,完善省际、国际陆路物流通道铁路。加快建设高标准、大能力的铁路网,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运行速度,扩大运输能力;加强现有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调整航线结构,逐步形成以南宁、桂林为枢纽中心,柳州、北海机场为主干线,梧州、河池、百色为支线的航空运输体系,构建空中物流通道,提升空港规模和等级;打造海上物流大通道现代组合港,沿海组合港发展以建设亿吨级的中国南方大港为目标,重点抓好深水航道和大能力泊位、集装箱泊位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使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目前广西已经提出,要重点加快建设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沿海组合港和空港、广西通往东盟国家的海上、陆路和航空三大通道,以及广西连接周边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的通道,构建“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促进泛珠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大通道。 
    铁道部不久前与广西签署协议,计划在五年内投资1000亿元改造和新建2500公里铁路,支持广西对接东盟。国家民航总局规划司副司长沙洪江也表示,民航总局将加快南宁至东盟国家新航线的开辟,设立辐射东盟及连接日、韩、欧盟等国的国际航班;将支持各航空公司以南宁、桂林为中心开设辐射周边的直线航班,优先安排北部湾经济区开辟飞往国内的航班。 
    在此次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全面勾画了今后几年中国对接泛北部湾地区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蓝图,这一体系由公路、沿海港口和内河水运三张网构成。陆路方面,将修建南宁-东兴口岸-越南河内和南宁-友谊关口岸-越南胡志明市两条通道,这两条通道将成为中越联系主要通道和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口岸公路,建成后南宁至河内驱车4小时可到。中国境内,将建设南宁到海口、广州、昆明等7条高速公路通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