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配送受困 中邮妙方破解

2007-8-16 12: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两年来,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对农资配送工作中的重点进行了很大调整。中邮公司在信息系统推进、渠道建设、项目运行三大工作中,把搞好信息化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该公司邮购部张瑞副经理向记者表示: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配送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进一步搞好农资配送的关键所在。
征战农资配送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下的供销社支农体系基本不存在了,优质农资没有可靠的分销渠道,农民购买农资主要通过个体经营的小店进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中间环节众多也导致农资价格上升,加重了农民负担,还出现了许多坑农害农事件。农资配送服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据了解,农资配送服务是一种直销服务,它经由全国统一的物流网络,以低廉的配送服务资费提供服务。
    近年来,供销系统、邮政部门及连锁流通企业已成为农资配送的主要经营主体。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经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开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1567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17.49万个。全系统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07.92亿元,其中60%以上的消费品零售额是在农村实现的。而我国农村地区的邮政连锁配送业务,通过几年的探索,已形成了 “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农户”的流通模式。目前这一服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市)1500多个县 (区)。
信息瓶颈待破
    随着农资配送服务业务的不断扩展,供需如何有效对接的信息瓶颈也越来越突出。因为无法及时了解农民的需求,出现了有的农资过剩形成滞留,有的供不应求又无法及时配到货的现象。有些农资产品作为待配商品滞留在各级配送中心甚至超过几个月,严重增加了库存空间占用、资金占用和成本消耗,个别商品因为即将或已处于过期状态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此,张瑞表示:信息技术是农资配送业务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手段,尤其在业务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对于经营企业而言,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据张瑞介绍,农资配送在邮政物流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壮大,在信息需求对接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配送端对终端实际消费能力的预期不够准确,对配送商品性价比缺乏准确定位,存在下达的配送商品订单脱离实际需求的现象。同时,由于部分配送商品单纯根据区域人口数量、消费能力、地域面积等方面已公布的资料文献 (有可能已经过时)进行的简单需求分析,与当前目标市场真实需求存在差距,从而造成计划目标和实际经营的差异。 “这在经营中最直接的表现是我们对库存管理数据和销售数据难以掌控。”张瑞说。
中邮解决之道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四五年前开始,中邮物流便开始探求农资配送的信息化解决之道。
    2005年,由国家发改委立项,中邮物流公司组织开发的 “中邮物流连锁配送信息系统”研制成功,并陆续在河南、江西、山东以及河南等17个省的邮政网点推广应用。该系统将邮政内部的省、 (地)市、县、支局连通起来,具备网上订货、发货、库存管理等诸多功能,在完成与电子化支局对接以后不仅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农民的需求,而且还能有效地规范连锁配送业务的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了邮政服务 “三农”工作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邮政物流连锁配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张瑞向记者介绍,这条信息通道的建立经历了两个过程,中邮物流先是从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和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资产品入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向农民进行配送。而后,在农民了解了有这样一种渠道后,又鼓励他们将自己的需求主动从中邮物流最基础的支局网点上传到总部,最后形成自下而上的模式。将来的方向是,农民无论对哪个产品有需求,可以向邮政网点反映,信息系统在了解到相应需求后直接上传到中邮物流配送部门,从而建立起供需对接的信息通道。
    张瑞认为,从长远上看,农资配送的信息化只是农村实现信息化的一部分,其资源还没有完全整合起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平台将成为一个既能支持业务运作,又能给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的一个平台,信息化的作用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