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品质有望短期内赶上日韩

2007-8-16 10:5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汽车行业对出口的关注正由最初欣喜于快速攀升的数量增长,转向提高品质、加强售后服务能力、打造品牌等深远战略问题的思考。那么,中国汽车与国外汽车水平到底有多大差距?   
  “三五年内能赶上日韩”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前不久举办的商用车出口论坛上断言:“三五年内,我国商用车品质能赶上日韩水平。”尽管目前日韩新车承诺保证80万公里无大修,而我国商用车企业的新车一般只保证30万公里无大修。但他相信,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后,中国商用车质量水平能赶上日韩。   
  单从数字上看,在三五年内把产品使用期由现在的30万公里提升至80万公里以上,似乎有些难度。但国内几家主流卡车企业销售或技术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态度却非常一致:“我们实现这个跨越没问题。”   
  卡车企业信心十足   
  一汽贸易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兵认为,国内商用车与国外技术差距主要在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技术及电控技术方面。技术上的差距导致我们的产品在可靠性、安全性、排放水平等方面不如国外产品。但这些核心技术或高精尖技术产品在国内也有厂家做。   
  据张兵介绍,目前,国内主流发动机企业都在研发国Ⅳ发动机。国内很多汽车新产品的研发工作都是对应国际标准进行的,开发工具、开发流程等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比如解放J6在设计之初,就将开发标准定位于国际先进水平。虽然由于我国商用车价格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新技术推广,但“三五年内,我国重卡尽管在某些高精尖技术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还会有差距,但在可靠性等方面一定能赶上日韩水平。”   
  中国重汽销售公司总经理颜家智也认为赶上日韩不是难事。他将国际卡车分为欧美和日韩两个体系。欧美卡车的特点是能多拉快跑,产品技术含量高,品质过硬,价格相应也高。日韩卡车则更倾向于轻便灵活,擅长成本控制。目前我国卡车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主要在环保、电子技术等方面,制造工艺也有一定差距。比如在涂装工艺上,欧美的车漆颜色可以保证5~10年基本不变,而我们的车漆颜色一般只能保持两三年。   
  他同时指出,在关键技术方面,国内卡车企业正在加紧攻关。比如中国重汽入选国家863项目的“重型汽车集成开发技术”,将建立完善的重型汽车开发流程和设计规范,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汽车数字化设计开发集成平台。   
  我国汽车制造工艺方面的不足,多是由橡胶、钢铁、玻璃等相关行业的制造水平低造成的。随着我国制造工业整体水平提升,汽车制造工艺也将得到提高。   
  卡车企业加快步伐   
  福田汽车轻卡研究所所长赵淑英认为,过去我国企业在产品可靠性、耐久性等技术方面研究不深。但近几年国内企业开始重视研发,在研发上投入很大。建立试验室、购买测试设备、给研究人员配备先进开发软件等。现在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有的还与国外联合搞开发。过去由于开发工具、测试设备不足,耐久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方面,对车门铰链、橡胶垫等小部件的作用一般都忽略不计。现在企业有了开发工具和测试设备,耐久性研究也随之深入和扩大。 “因此,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国内卡车水平几年内赶上日韩的判断是比较客观的。”   
  江淮汽车轻卡设计部门的负责人认为,我国产品与日韩产品品质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价格低造成的。“价格低决定了你不太可能用很好的材料和部件。如果现在我们的产品价格能提升至日韩产品价格的50%或80%,不用到100%,我们的产品品质就会大不一样,在可靠性上不输给日韩产品。”   
  为了满足海外市场对于噪声的要求,江淮从2005年开始进行轻卡降噪研究。今年4月底,江淮宣布,在轻卡降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车外噪声值明显优于国家环保要求,车内噪声值达到国际水平。在降噪的同时还降低了油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