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苏伊士运河 “东方伟大的航道”

2007-8-16 10: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埃及苏伊士运河 “东方伟大的航道”
――访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局长法德勒
 
  今年是埃及苏伊士运河回归51周年。日前,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局长法德勒在运河管理局研究中心向记者介绍了运河的历史变迁、经济作用及航运管理等相关情况。
  极具战略地位
  法德勒说,苏伊士运河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航道,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量的16%。苏伊士运河以其使用国家多、过往船只频繁、货运量大而名闻世界。迄今,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都通过苏伊士运河进行海洋运输,平均每天过往的大型船只多达70多艘,载重量达100多万吨。
  苏伊士运河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塞得港和苏伊士湾旁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运河竣工于1868 年,全长约180多公里,是欧亚非海路运输的必经之路,极具战略意义。运河河面宽300―350米不等,但航道最窄处只有120米。一般情况下,一艘油轮走完整条运河大约需要12个小时。
  苏伊士运河贯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从而打开了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路,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航运距离。据统计,从沙特的吉达港到黑海沿岸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没有开通苏伊士运河前,必须绕道好望角,距离是11771海里,而经过苏伊士运河,两地的距离只有1698海里,也就是说,苏伊士运河缩短了两地距离的86%;从日本的东京到荷兰的鹿特丹港,也不必再绕道好望角,走苏伊士运河使距离缩短26%;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走苏伊士运河要比绕道好望角分别缩短航程的43%和56%。
  经济命脉和“摇钱树”
  “1956年7月26日,埃及对苏伊士运河实施国有化以后,运河才回到主人的怀抱。从此,埃及人民真正成为苏伊士运河的主人。”海军司令出身的法德勒不无自豪地说。
  回归国有后,埃及人民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已将苏伊士运河建设成一条生机勃勃的航运水道。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等地石油的80%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输送的。大量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费用为埃及的外汇收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今天,苏伊士运河在埃及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与旅游、侨汇和石油并列的埃及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堪称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埃及每年收取的船只过河费都在增加,如2004年为30亿美元,2005年则高达34亿多美元,2006年达到破纪录的41亿美元。
  法德勒分析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这是拉动苏伊士运河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使得更多船只取道苏伊士运河以节省燃油费用,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苏伊士运河的收入逐年增长。
  管理日臻完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位于运河中段城市伊斯梅利亚的鳄鱼湖边。作为苏伊士运河的主管部门,它早在运河回归埃及后不久便成立了。
  运河管理局的职责,包括日常的水路和航道维修、给过往船只提供方便、负责处理事故油轮,以及开发建设航道,如拓宽、加深航道和增加分支,以便缩短等船和过河时间,从而有效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等。
  运河管理局配备了先进装备,如利用最先进的光缆发射网络,通过人造卫星改善与船舶联络的手段,此外还在一些区域安装了电子雷达监控系统,只要船舶进入距塞得港和陶菲克港35公里内的覆盖区,监控系统就会自动了解、跟踪船舶通过运河的情况。
  自苏伊士运河修建以来,埃及先后对其进行过10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各种航运设施也得到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航运日益发展的需要,埃及政府以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制定了新的运河扩建计划,不断增加水深,拓展吞吐量,从而让运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量。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苏伊士运河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今天,苏伊士运河依然无愧于这一荣誉称号,并正在埃及建设者的手中焕发出日新月异的活力和朝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