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流通要有新思路

2007-8-10 10:2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发展现代流通以提高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功能之一,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其中贸易中心与航运中心都是流通的范畴,而经济中心与流通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目前上海现代流通的状况与城市的功能定位相对照仍有差距
    
    ●上海要发展现代流通必须精心打造商流、物流、信息流三大平台,上海不仅要成为全国的物流中心,更要成为全国的商流中心;不仅要成为全国零售业的龙头,更要成为全国批发业的龙头;不仅要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还要成为全国的商业信息中心
    
    ●发展现代流通的作用不是在于壮大流通业本身,而是在于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服务。21世纪上海的流通业要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集聚和辐射作用,必须要打造高效率的流通信息化平台,利用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加快商务会展业的发展,推动流通企业跨国、跨地区和跨所有制整合,吸收和引进国外新兴业态
    
    最近,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市委常委学习会上听取《现代流通与国家竞争力》的专题辅导报告后指出,现代流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力量,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以登高望远的姿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上海经济的凝聚与辐射作用。
    
    发展现代流通以提高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功能之一,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其中贸易中心与航运中心都是流通的范畴,而经济中心与流通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上海的流通业得到巨大发展,但是,目前上海现代流通的状况与城市的功能定位相对照仍有差距。
    
    上海离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缺憾,东京的对外贸易占全国的50%多,纽约占全国的40%,伦敦占30%,而上海则不到13%(2006年);上海作为全国贸易中心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现在全国最大的进出口交易会在广州,最大的日用品批发中心在义乌,上海外贸比不上广东,内贸比不上浙江,去年浙江仅4064家商品交易市场就实现成交额8247亿元。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上海部分地失去了全国批发贸易中心的地位。在异地发展中曾业绩辉煌的上海零售业,近年来在各地纷纷撤退,上海连锁商业企业在全国连锁百强排名中名次不断下降。
    
    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认识上来看,存在若干偏差:
    
    第一是重物流,轻商流。近年来,物流热导致矫枉过正,重了物流,轻了商流;有人把物流等同于流通,把商流当作物流的附属,似乎上海只要发展物流就可以了。这是不正确的,殊不知物流源于商流,有商流才有物流,如果没有发达的商流,上海就谈不上是国际贸易中心,物流也不可能真正做大。
    
    第二是重零售,轻批发。长期以来,上海在国内流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于批发,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拥有全国绝大部分一级采购供应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零售业态发展,上海批发业的作用大不如从前。作为贸易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仅靠零售是远远不够的,上海不能没有发达的批发业,上海不仅要建成购物天堂,而且要重树全国批发中心地位,拥有强大的批发业才能真正做大上海的流通,才能使上海在流通上辐射全国。
    
    第三是重外贸,轻内贸。上海把外贸放在重要地位无可非议,相比之下,对内贸的重视程度就显得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体制创新和私营经济的活力,形成了许多商品的全国批发贸易中心,每年产生几千亿元的交易。对此上海需要反思,条件更好的上海为什么内贸做不好。这里不排除有对内贸认识上的问题。上海至今还没有一个统领内外贸的类似商务部功能的政府机构。
    
    现代流通在内涵上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上海要发展现代流通必须精心打造商流、物流、信息流三大平台,上海不仅要成为全国的物流中心,更要成为全国的商流中心;不仅要成为全国零售业的龙头,更要成为全国批发业的龙头;不仅要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还要成为全国的商业信息中心。
    
    近年来,上海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建立了物流大平台,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守着现代化的深水港和航空港而为跨国公司打工。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但是大部分出口商品的销售渠道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我们只拿很少的加工费。中国制造的芭比娃娃单价20美元,但我们只能获得其中的35美分。目前全世界正在红火的IPOD在美国的零售价格是250美元以上,深圳的加工厂却只获得2美元的加工费。诸如此类情况的根源在于中国没有掌握商流和信息流。发展现代流通,当前尤其要重视商流和信息流的建设。掌握品牌和销售渠道是国外贸易公司与零售企业获取丰厚利润的两大法宝,沃尔玛每年从中国采购巨额的商品,2005年达到约200亿美元,其中的购销差价巨大。而中国越来越多的产业沦落到国际产业链的最下端,资源消耗很大却利润微薄,还要受制于人。改变这种状况的出路是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商流,建立类似日本的综合商社和欧美的跨国零售企业,构筑销售渠道,打造自有品牌。
    
    发展现代流通的作用不是在于壮大流通业本身,而是在于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服务。流通业的集聚作用,表面上看是集聚大量的商贸企业和交易者,实质上则是集聚一个个产业和一条条产业链;流通业的辐射作用不仅是向地区的辐射,也是对行业的辐射。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的流通业在服务全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集聚和辐射作用。面对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上海流通业怎样发挥服务全国的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看到,上海流通业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辉煌是由于拥有全国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在90年代领先是因为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业态。21世纪上海的流通业要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集聚和辐射作用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首先,上海要打造高效率的流通信息化平台,发挥信息流在流通中的先导作用,建立面向全国和全世界的各种行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构筑网络化交易的高地。
    
    其次,利用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加快商务会展业的发展,吸引国内外流通企业集聚上海,促进上海形成全国商品销售中心和国际商品采购中心。
    
    第三,在吸纳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批发贸易模式,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重振上海批发业,同时大力发展国内外品牌代理,采购与分销代理,积极开展商务中介等业务。
    
    第四,推动流通企业跨国、跨地区和跨所有制整合,创新流通企业,努力实现向供应链顶端延伸的国际贸易经营模式,探索建立渠道纵向一体化的流通集团,利用上海在内贸和外贸两方面的优势、灵活衔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缩短供应链,实现资源转换,以低成本拓展新市场、开展新业务,扩大我国商品的赢利空间。
    
    第五,吸收和引进国外新兴业态,在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上海的零售业态,提升上海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探索适应于向异地发展的业态和连锁经营模式,向全国输出先进业态、知名企业和优质商品。
    
    (作者为上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