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际国内海运运价情报

2007-7-31 13:1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运价爆发性增长、运价恢复性上涨、运价指数创历史新高……仅仅半年时间,干散货运输市场、集装箱运输市场、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全都扛起了“繁荣”大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接近5%,呈连续第五年强劲增长。受全球国际贸易以及国内需求较快增长利好,全球航运业景气度上升,市场持续繁荣。
  全球经济运行良好,国际海运价格爆发性增长
  受全球经济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全球对工业原料需求旺盛,贸易量增长喜人。反映国际干散货海运价格的波罗的海运价指数(BDI)从今年年初4 400点一路攀升,6月底达到6 278点,日均5 772点,同比增长113%。其中,5月15日达到6 688点,较2004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还高出480点。海岬型、巴拿马型船舶日均租金分别超过11.5万美元、5.1万美元,较去年年底增长5-6成。
  国际海运价格爆发性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经济良好,大宗货物需求旺盛。今年1-5月,全球粗钢总产量为5.4亿吨,同比增长9.1%,大大高于国际钢铁协会预测的全年5.9%增长速度。受此影响,各占国际海上贸易1/3的铁矿石、煤炭需求较快上升,是支撑当前国际海运价格坚挺的主要原因。
  二是船舶运力增长相对滞后。据统计2007年世界干散货船队总运力将达到约3.82亿吨,比2006年增长4.99%,净增运力1 817万吨,运力增幅较2006年有所减缓。各类船型中,小灵便型船运力出现负增长。
  三是海上贸易结构出现调整,运距拉长。受部分新兴国家对资源需求增长的影响,全球资源配置重新调整。印度因国内铁矿石需求增长减少了出口,使我国不得不更多地改向巴西、澳大利亚等远距离国家进口。我国煤炭出口减少,日韩等国改向远距离的澳大利亚进口,总体上使海上运距拉长。今年来我国外贸煤炭进口、钢铁出口增长迅速,也消化了一定运力。
  四是某些临时不确定因素,加剧了运力紧张的矛盾。上半年遭遇几次恶劣天气,使一些重要的铁矿石、煤炭出口港口码头,压港压船现象严重,运力损耗较大,以及国际资本利用远期运费市场(FFA),炒高运价从中谋利。以上临时因素对运价形成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有关机构预测今年全球海运量净增长8 000万吨,运力净增长1 817万吨,2007年运量净增长/运力净增长系数为4.4,略低于2006年的系数4.9,全球干散货运力处于长年偏紧状态。如果全球钢铁产量仍维持现在高增长速度,国际干散货市场运价高位趋势将不会改变。
  原油减产,国际原油海运价格依旧低迷
  去年11月,国际原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为阻止国际原油价格下滑,宣布减产120万桶/天。今年起国际原油价格缓慢回升,尤其近期受非洲最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局势动荡影响,以及欧美国家夏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油价上升较快,6月29日达到71美元/桶,但上半年日均为63.2美元/桶,较去年下降2.2美元/桶。
  上半年受国际原油减产、第二季度是全球用油淡季,以及欧美需求不旺等影响,国际原油运输市场不断震荡走低。6月29日国际原油综合运价指数为1 041点,上半年平均为1 161点,同比下降9.1%。其中,VLCC船型波斯湾至日本航线和西非至中国分别为WS67、WS73,较去年下降了26%和20%。
  当前VLCC运力相对宽松,但随着欧美国家夏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国际原油运输市场下半年将止跌回升。
  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国际集装箱运价恢复性上涨
  去年圣诞节过后,班轮公司为了应对淡季纷纷调整航线,减少运力,防止运价下滑。但半年过去了,淡季并未出现,连春节、“五一”长假期间,部分热门航线仍保持满舱出货,货量较多的欧洲线、美西线、美东线从去年年底每TEU950美元、1 700美元、3 300美元,上升到1 500美元、1 900美元、3 750美元。
  上半年引起集装箱运价恢复性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这是国际集装箱运价上扬的主动力。上半年全球经济运行良好,欧美市场需求较旺,我国对外贸易达到23.7%的高增长。特别是国家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货主在期限内集中提前出货,掀起了集装箱出口热潮,二季度淡季出现了反季节走势。
  二是班轮公司运营成本增加,助推运费上涨。一艘8 000TEU超大型船每航次的燃油开支已占总成本的5成。油价上升对经营成本至关重要,近来船价高企及集装箱物流陆路段涨价,都将引起经营成本上升,并转嫁到运费上。
  三是发达国家码头建设滞后,影响船舶周转。当前集装箱船舶越来越大型化发展,8 000TEU已成主流船型,1.2万TEU型集装箱船也进入航线,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所谓的环保原因,码头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升级改造,造成港口拥堵,装卸效率低下,影响了船舶正常周转。
  据有关资料分析,第四季度是集装箱船下水的高峰期,以及我国外贸出口退税政策效应还有待观察,下半年能否支持当前运价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所以业界应对下半年国际集装箱市场运价表示谨慎乐观。
  煤炭需求旺盛,沿海运价指数创新高
  上半年国内沿海运输市场综合指数日均为1 762点,较去年同期增长17.7%,6月29日创下1 868点的历史新高。特别是北煤南运的主干线,秦皇岛一广州、秦皇岛一上海平均运价分别为97元/吨、67元/吨,较同期增长了3成以上。
  支撑上半年沿海运价创新高的原因:一是国内煤炭需求高速增长,而运力得不到适当补充,这是推动沿海运价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内贸煤炭发运量达到2亿吨,同比增长23%。而沿海运力补充相对不足,强制报废老旧船逐渐进入高峰期,而当前船价高企,买、造船成本压力太大,造成运力供需失衡。二是装港资源短缺,影响船舶周转。三是国际海运价格飙升,沿海运力联动。部分国内航运公司具有兼营国内外航运资质,由于上半年国际海运市场运价屡创新高,利润丰厚,部分船舶外出参与国际运输,国内运力受到一定的流失。
  今年沿海运力总体适度偏紧,下半年将经历“迎峰度夏”及入冬煤炭储备,煤炭需求将达到新的高点,沿海运价将延续高位态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