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转水”通关:力促江门物流发展

2007-7-24 1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水转水”通关:力促江门物流发展
每个货柜从深圳口岸中转进出比常规运输方式节省近1500元  
 
  江门海关自今年4月18日起正式启用“水运转关”通关业务,促进地方物流发展初见成效。据统计,仅今年4-5月,江门关区共办理水运转关业务16255票,货运量4.76万吨。“水运转关”模式节省了企业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费用,促进了物流向关区其他口岸及周边地区的辐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以外海码头为例,“水运转关”货运量已由最初每月不足10个货柜大幅增长到今年最多时的2680多个货柜一个月;同时,江门关区各口岸均表现了参与该项业务模式的强烈愿望,市场需求较大。
  “水运转关”江门“试剑”
  据介绍,随着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江门、阳江两地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步伐加大,江门关区在进出口物流中与泛珠区域海关的广州、深圳、拱北、黄埔等口岸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据统计,通过泛珠区域海关特别是深圳海关转关和利用小型船舶经广州海关所属大铲海关及拱北海关所属湾仔海关运输进出口的货物,约占江门关区进出口总值的九成,其中通过水路运输的占八成。为此,江门海关进一步落实泛珠区域海关联系协调工作机制,打破关区界限,与深圳海关签署了《水运转关监管业务联系配合办法》,在关区外海码头、高沙码头与深圳口岸之间开始试行“水运转关”通关模式。
  “水转水”通关优势明显
  据介绍,现行海运货物进出口通关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香港为中转站。出口货物在江门口岸办结出口报关手续后,由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运输至香港,再换装国际船舶运往境外目的港;进口货物运抵香港后,换装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后运至江门口岸。二是以进出境口岸为中转站,通过汽车陆路运输。出口货物在江门口岸办结出口报关手续,陆路转关运输至出境地口岸,换装国际船舶运往境外目的港;进口货物利用国际船舶运至进境地口岸,通过陆路转关运输运至江门口岸。该模式俗称“陆转水”。
  而“水运转关”通关新模式,以进出境口岸为中转站,通过小型船舶水路运输。出口货物在江门口岸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后,通过小型船舶水路转关运输至出境地口岸,换装国际船舶运往境外目的港;进口货物由国际船舶运抵进境地口岸后,通过小型船舶水路转关至江门口岸。该模式也被称为“水转水”。
  相比之下,“水运转关”通关模式优势十分明显:一是增强了地方物流的辐射能力。“水运转关”模式下,进口货物进入广东境内港口后可直接水运转关至江门口岸,从而打通了国际运输在广东地区的水路运输通道,便利物流以水运方式向粤西地区辐射,大大促进了珠江水系航运提速和水运物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江门地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并已成为连接进出境口岸、辐射粤中、粤西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心。二是有效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水运转关”通关模式下,国际船舶进境后,货物无须在码头装卸,直接利用全程联运提单改用小型船舶运至江门口岸,节省了货物在进出境口岸的装卸和保管费用;同时,船舶运输货物可一票多柜,节省了企业的报关费用,提高了小型船舶运力和运输公司的效益。据统计,“水运转关”模式下,每个货柜从深圳口岸中转进出比常规运输方式节省近1500元。三是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在“水运转关”通关模式下,进口货物通过国际船舶运输进境后直接改用小型船舶运至江门口岸,减少了中间环节,通过小型船舶从深圳口岸直接转关至江门口岸可大幅缩短运输时间,运输企业不但可提高交付速度,还可结合船期为客户提供更为充足的装柜时间。
  据悉,这一通关模式将迅速推广至鹤山、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阳江等关区全部口岸,时机成熟时还将拓展至泛珠三角其他口岸。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